复兴|餐饮老字号们的复兴故事

复兴|餐饮老字号们的复兴故事
文章插图
文 | 周天财经
周天财经 原创出品
冬奥落幕,在新年伊始留给人们许多精彩回忆。除了运动员摘金夺银的表现、憨态可掬的冰墩墩,有关美食的场外趣事也让人记忆犹新。
美国运动员泰萨·莫德为了享受在冬奥村的最后一顿美食,特意叫上队友在冬奥餐厅点了满满一桌子菜,宫保鸡丁、北京烤鸭和葱油饼轮番出镜;马耳他运动员珍妮丝告诉媒体自己每天都会吃六个豆包;摘下两金一银,备受瞩目的谷爱凌则是为了节省训练时间,在等分区就拿出韭菜盒子大快朵颐。
复兴|餐饮老字号们的复兴故事
文章插图
中国选手谷爱凌在比赛后等待成绩时吃起了韭菜盒子
图源:新华社
运动员们的实力带货把小吃店盘火了,美团数据显示,在谷爱凌提到韭菜盒子的一周内,用户搜索量超 12 万次,同比增长超 161%,外卖累计销量超 160 万个,同比增长了 93%。
「韭菜盒子的销量翻了一倍」,北京东城区一家护国寺小吃的龚店长表示。护国寺小吃是北京有名的老字号连锁餐厅,经营已有半个多世纪,招牌的点心、面食广受好评。龚店长表示,自己已经在护国寺做了十年,最近调来管理这家新开的分店,最近几个月经营业绩提升很快,而且每天也有一两百单外卖,差不多占到三分之一的流水,尽管距离谷爱凌的热点已经过了一段时间,韭菜盒子每天的销量仍然要比往常要高。
餐饮赛道这几年不缺少明星企业,2021 年更是相关资本运作最为活跃的一年,和高举高打的新餐饮品牌们相比,「老字号」并不常被人们讨论。
但其实在这个竞争激烈、高度依赖现金流的行业,成为「老字号」绝非易事,它们或是像护国寺这样的连锁品牌,也可能是专精某一菜系的酒楼单店,这些餐厅往往能够稳定经营 10 年、20 年甚至更久。这些餐厅往往见证了一片街区、乃至一座城市的日新月异,也融入了无数食客的味觉记忆。
「老字号」经营多年凭借的是什么,对这些餐厅来说,行业寒冬又给它们带来了哪些挑战和机遇?我们与几家老字号餐厅的老板聊了聊,试图找到答案。
【 复兴|餐饮老字号们的复兴故事】01 疫情中的救命稻草
黄寺卤煮由高树的父亲高峰山于 1989 年创立,最初叫施宇餐厅,主打卤煮和酱肉两款产品,干了十多年后因为门店拆除暂停营业,而后在 2007 年重新开张经营至今。
尽管已经淡出经营多年,但高峰山仍然常到店里照顾生意,保证产品口味几十年如一日地稳定,「很多客人来了也不用菜单,就说上老几样」,高树说道。
复兴|餐饮老字号们的复兴故事
文章插图
黄寺卤煮的招牌卤煮
出生于 1990 年的高树从 2007 年开始就逐渐参与到餐厅经营中来,因为对新事物好奇、接受也快,黄寺卤煮在 2013 年左右就上线了外卖平台,「因为堂食生意每天都很火爆,就一直没太投入精力」。
湘桂人酒楼的老板周星杰也有着类似经历。周星杰 2001 年在西城区西便门小区东里创办湘桂人酒楼,到现在已经 21 年,「我们是以堂食和宴请为主,(疫情前)每天几乎都是排队」。
2020 年初,疫情给人们的生活按下暂停,餐饮业也成了受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湘桂人备的二十多万食材几乎都积压报废,黄寺卤煮每个月十几万的房租再加上人工和各项费用也都是在「干赔」。
堂食不能做,此前一直没有被两家老字号重视起来的外卖成了「救命稻草」。
「以前是锦上添花,那时真的是雪中送炭」,高树说道。2020 年初疫情最严重的几个月,门店每天所有营收来源都来自于外卖业务,靠着每天两百多单的外卖才熬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