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来看,先要结束默认性别的操作。
既然性别刻板印象一时半会儿也改变不了,那么不如先让机器“性别中立”,深度学习技术的先驱Yann LeCun,也建议开发者确保机器具有非人类的智能形式,并保持人工智能的人工性。
现在中国、美国都出现了很多以猫、狗等无性别的动物作为形象的语音助理及机器人。在Slack和Facebook Messenger平台上工作的虚拟助理Kip,就将自己表述为一只企鹅。谷歌还制定了一项政策,始终要求人工智能来电者声明自己不是人类(自然也就没有性别了)。
这样现实中的男性也好、女性也好,才能够避免被与AI性别标签联系起来。尤其是对儿童来说,智能机器人或AI老师要明确地告诉孩子它不是男孩或者女孩,它只是一个机器人,没有性别。
如果非要出现人性化的声音,也应该避免默认性别,允许并提示用户,在男性和女性之间进行选择。
文章插图
中期来说,技术领域应该主动探寻多样性的产品。
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法律、政策来强制要求AI将自己识别为机器,避免过度性别化的表达。但一些有远见的人已经开始尝试寻找改变。比如NASA约翰逊航天中心就推出了一个女性救援机器人。科学家Radford和他的团队,模仿了北欧神话中女武神的形象,建造出了一个能够驾驶汽车、爬楼梯、装备有急救设备和盔甲的机器人Valkyrie,能够在灾难中帮助人类。这位科学家表示,自己7岁的女儿,已经爱上这个机器人,并以她为灵感进行创作。
另外,很多AI的性别偏见来自于训练语料中的“脏数据”,因此,建立性别敏感的AI公共数据库也十分重要。这样技术人员就可以直接使用无偏见的数据集来进行训练,开发产品,避免了一些公司绕开公众监督之后开发一些“谄媚”的AI应用。
文章插图
而从长远来看,更好的AI一定是需要情感、需要人性的。
既然无法从根本上回避性别,那么增加ICT领域的女性从业数量,尤其是鼓励更多女性投身AI开发,才能从源头上既赋予AI以温度,同时避免偏见。
而要弥合性别数字鸿沟,依靠的并不是一次针对女孩的编程课,或者一期女开发者训练营。它需要重塑妇女和女孩在数字技能方面的学习体系,提供从幼儿教育到职业发展教育的一系列支持,使她们能够坚持对AI的兴趣,并在技术团队中承担领导角色。更重要的是,女性意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ICT女性从业者也需要被鼓励和培养女性意识及技术伦理思维,才有能力识别并纠正那些AI产品中的性别偏见。
数字技术刚刚开始改变社会和经济生活,我们很快就会生活在一个AI无处不在的世界中,让AI学会如何跟我们沟通,对每个人都很重要。
庆幸的是,女性与AI,都有着无限的潜力与可塑性。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 惠普|持续能打,去年Redmi的Note系列现在依旧受欢迎,期待今年的两款
- CPU|4万块钱的电脑能不能飞?快来看看微星宙斯盾Ti5 12代顶配版
- bet用卷瑞士卷的方式,科学家研发了全球最小的电池
- 本文转自:东方网设施养护在线监管|“观、管、防”融合,这座即将“而立”的大桥越来越“聪明”啦!
- cos:王者荣耀嫦娥如梦令cos正片@镜酱你知道啊我的另一个名字嘛
- 配音|八小时之外副业月入9000+是怎么做到的?
- 东京|扒一扒被评为日本10大人工智能方向的初创企业
- 火了一年的元宇宙,消停了?
- 面部动画技术|开发基于音频驱动的面部动画技术,Speech Graphics完成700万美元融资
- meta|Meta正在探索具有蜂窝网络连接功能的下一代VR/AR头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