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互联网不需要赛马了?( 三 )


在字节跳动存在着多种赛马路径。早期是业务导向,今日头条时期,只要一个子频道表现足够好,马上就会被拆分为独立APP,比如懂车帝、悟空问答。后来则是同一赛道上的错位竞争,比如视频赛道的抖音(短视频)、火山小视频(中长视频)和西瓜视频(长视频)。另外,还可以针对一条赛道上的不同人群撒网,如教育就是从K-12到成人、从素质教育到应试教育,全线布局。
今天来看,短视频上赌赢了,且赢面极大;而教育则是难以预期的失败。
拼多多也有赛马机制,但不会在公司内部留下多个赛马项目。
【 员工|互联网不需要赛马了?】一位拼多多老员工评价黄峥的管理风格称,“酷爱赛马,所有项目都有三四拨人打架。”一个例子是,据晚点Latepost报道,在推动拼多多入驻品牌升级过程中,全行业品牌招商团队30人被分成完全独立的两组,内部赛马。
拼多多的赛马,一般以优势团队兼并落后团队终结。“赛马适合前期,小步试错快速迭代,等方向看清后,集中全力投入市场。”
但很难说这种项目启动方式还能否持续,因为在今年春节过后,拼多多也传出了以业绩考核优化淘汰人员的消息。
更重要的是,就算这个方法有效,但进入2022年,互联网业务的地图上,可供开发的蛮荒之地越来越少,赛马已经无法扩大蛋糕本身。
时代转身赛马最为人熟悉的应用,是作为激发内部竞争的工具,特别是开拓新业务。对于公司来说,赛马更像是同时派出多支探险小队,总有一两个能获取宝藏。
例如,在腾讯进入游戏领域后,考虑到和盛大、九城和网易等游戏公司在端游市场的激烈竞争情况,放开多个团队在同一赛道竞争,更容易押中爆款,于是成立了量子、光速(后合并为光子工作室)、魔方等多个工作室,背靠QQ这一流量和现金富矿,创造更多价值。
这套打法,在移动端市场兴起之后所向披靡:当遍地是黄金的时候,只要人数够多,就能开采到最多的黄金。
随着互联网公司实力增长,赛马越来越像集团军的阵地抗衡,浪漫色彩褪去了,“赢者通吃”的鞭子让从业者分秒不敢懈怠。
这就让赛马有时成为一种思维死胡同。可以说,赛马的缺陷在数年前就有迹可循。
例如,在一些大公司里,有一种很受欢迎的角色是“内部商务”。他们的能力或许不是最强的,但他们与各部门负责人相熟,能为自身所在部门协调到更多资源。当研发新产品变成对资源的交换和占有时,创新意义也就荡然无存。
更坏的消息是,快进到急转直下的2022年,对于大部分资金储备远远没有那么丰厚、却还在赛马的企业而言,一旦市场停止急速膨胀,浪费就会变得难以承受。
从行业角度来看,移动互联网发展十余年,商业的底层逻辑仍是流量。互联网企业传统核心业务陷入红海,互联网巨头都在积极找寻第二增长曲线,希望重构原本的商业逻辑。比如云计算、人工智能、芯片研发、自动驾驶,或者涵义笼统的“元宇宙”……
在中金公司看来,过去一年互联网板块出现超级跌幅,外部因素只是导火索,更深层次的原因或在于,行业如何在有限的物理世界里,不停地做指数级增长?
据浙商证券的分析,监管对垄断的限制,将主要针对于公平竞争,未来互联网的竞争将更多地从规模之争走向效率之争;平台的佣金模式,涉及到利益分配问题,增加交易成本,将受到挑战。
而总体去看,“商品、服务平台不具有负外部性,或能得到监管支持。但内容平台有一定的负外部性,核心商业模式或会受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