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运动|冬奥的另一场角力,安踏实现中国式登顶

文|井寻
编辑|王小坤 聂恺
活着,就是在见证历史。
伴随着2月20日男子冰球决赛结束,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最后一块金牌揭晓,这一场冰雪盛会成绩定格,中国以9金4银2铜的成绩排在奖牌榜第三,无论是金牌数还是奖牌数,都创造了历史。
运动员身着安踏在场上拼搏,教练身着安踏在场下指挥加油,志愿者、技术官员、国际奥委会工作人员们同样身着安踏现场工作。
再回顾冬奥会现场,安踏独特带有前进方向的logo图案总在各大转播画面中频繁闪入公众眼帘。甚至于出现了#冬奥每一个镜头都有安踏#这样阅读量超2.7亿的微博热搜话题。
这只是安踏奥运贡献的吉光片羽。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冬奥会15个分项中,安踏为12支中国参赛队打造比赛装备,而中国队获得奖牌的比赛项目,几乎都穿着安踏打造的奥运装备。
冠军们走上前台的荣耀时刻背面,是另一个实现中国式超越的“行业冠军”。而这个冠军,为什么是安踏?
01 另一个“冬奥赛场”的登顶寻找人体机能与技艺的极限阈值,是奥运会最大的看点。而在大众视野之外,奥运会隐含商业与科技的争锋,同样动人心魄。
冰雪运动|冬奥的另一场角力,安踏实现中国式登顶
文章插图
自由式滑雪项目谷爱凌实现2金1银成绩,一身蕴含防风防水的A-PROTECTION防护科技,又3D量体定制的「龙纹战袍」出力不小;
短道速滑混合团体接力赛获得首枚金牌,范可新、曲春雨、武大靖、任子威等运动员身上穿着的,是运用了Dyneema单层防切割面料、轻盈又10倍于钢丝强度的「冰上鲨鱼皮」,突破传统局部防护模式,实现360度全身防切割的世界领先水平,保护了奥运健儿免遭冰刀划伤;同时结合了空气湍流控制减阻和边界滑移减阻技术,服装表面异形结构,将空气迅速导流,减阻力提升5%-10%。
钢架雪车男子赛,中国队首次获得奖牌,闫文港身着的特制钢架雪车鞋,采用智能模拟仿真设计,以行业独创的导流板和翼型降阻设计使整体鞋身降低风阻10%,在起跑推进阶段平均提高0.023秒,最高提升0.054秒,已经实现国产超越……
冰雪运动|冬奥的另一场角力,安踏实现中国式登顶
文章插图
这些助力奥运健儿赛出更真实水平、夺得更优秀成绩的体育科技,提供者是国内大众极为熟悉的名字——安踏。
奥运会赛场外的交锋从未停歇过,尤其是运动科技方面,足够成为影响金牌归属的决定性因素。
但我们必须承认的是,此前相当一段时间内,国内在运动科技领域的积累不深,甚至出现国家队参与国际性赛事时,必须依靠国外品牌的装备技术才能让运动员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窘境。
也因此,安踏在运动科技上的研发投入动作,始终带着坚定不移的色彩,甚至将科技作为了品牌长期战略。
2005年,安踏建立了行业第一家国家级运动科学实验室。此后的安踏陆续建造了检测实验室、先进鞋材实验室、专业装备实验室、鞋创新实验室、智能制造实验室等研发平台,在运动科技领域,总计投入的研发资金超过30亿,产生出的专利超过1400项,研发的项目从最开始的篮球、田径等常规项目基础服装,逐渐延展为可以实现科技赋能、技术加持的「黑科技」装备。未来五年,安踏还将投入超40亿进一步强化创新研发。
目前的安踏,已经构筑了从一双鞋的零部件、运动服的面料等基础材料研发,到减阻设计、防切割技术、防寒防风等结构研究的全面运动科技生态,可以实现从设计到组合、从材料到成品的产研发一体化。
这也成为了安踏实现专业运动大众化的技术和生产基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