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方|不能理解,消费投资人为什么还不转行?( 四 )


回顾段永平短暂的创业史,从小霸王到步步高,从成龙到“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先后两夺央视广告标王。
随后的OV两家也是完美继承了其衣钵,在营销广告上绝不手软,这些企业的成功,难道都是“纯烧钱,买流量”的低端逻辑吗?
投资方|不能理解,消费投资人为什么还不转行?
文章插图

事实上,作为人类史上最古老的商业模式,消费赛道的基本逻辑是非常清晰的:
1. 增量来源一:经济的持续平稳发展,科技、社会变化带来的新需求;
2. 增量来源二:海外市场的扩张;
3. 一般情况下,存量争夺的才是主旋律;
其中,海外市场的扩张,在广义的角度来看也是“存量争夺”。
在短、中期的一个时间段里,人的需求是相对稳定的,人的需求是有饱和上限的,人口数量是相对不变的,这便导致了整个消费市场从根儿上去看,是相对静态的。
因此,这种“存量争夺”的不仅体现在企业与企业之间,还同时体现在了企业与消费者群体之间。
对消费企业来说,利润的持续增长来源有两个明确的限定方向:
1、销量的提升,在背后对应的是同品类的存量竞争,以及跨品类的行业间竞争;
2、客单价的提升,这更是需要品牌价值的不断赋能;
回到中国消费市场,技术驱动固然是康庄大道,它将直接作用于成本端,进而普惠到更多消费群体,但从资本回报率的角度来看,风险更大,周期更长,专业知识壁垒更高。
着眼于社会价值进而形成口碑效应的方式同样值得期待。此前鸿星尔克因捐款意外爆红的方式就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
虽然这一案例的可持续,可复制性都仍需商榷,但其中蕴含的商业价值非常值得各方深入思考。
比如早期星巴克在美国崛起的过程(注:星巴克美国的崛起之路和中国的崛起之路,走了两条截然不同的逻辑路线),相对平价,饱和式铺店(以同业竞争为代价,提供减少排队、空间更足的服务溢价),与美国本土的社区模式深入契合,减少广告营销费用,以超出行业标准的成本去投资装修品质试图达成口碑传播,最终才拿出来的一个“第三空间”概念。
其本质就是从消费切入,达成对社会生活品质的全面提升。(但在国内却走了一条洋牌子高端,有品位轻奢路线)
反观过去两年间我们的网红店铺,为了营造出爆款的局面不惜花钱雇人去排起长队,这是不是一种舍本逐末的经营理念?
投资方|不能理解,消费投资人为什么还不转行?
文章插图

最后,从终局向回推演,倘若我们真的相信中国未来会出现可口可乐、耐克、阿迪达斯等超级消费品牌,那么我们必须清醒意识到这一终局目标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不客气地讲,李宁最大的瓶颈是CBA水准,安踏最大的瓶颈就是中国足球。
可口可乐的崛起与二战期间美国大兵的高度绑定,伴随着好莱坞电影飞往全球各地的消费者心里的,还有雷克萨斯汽车、劳力士腕表、万宝龙钢笔。
文化软实力无法真正吸引到足够的全球流量,那中国消费也只能凭借着“性价比”在中低端领域爬行。
技术驱动的目的是降成本,可我们消费赛道的最大问题,难道真的是成本吗?
嘿,别忘了木桶效应。
【 投资方|不能理解,消费投资人为什么还不转行?】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