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fi|星巴克中国的"傲慢与偏见"( 三 )


关于杯型的叫法,可以被看作星巴克中国傲慢的“第一宗罪”。星巴克的杯型设计比较特殊,在星巴克的菜单上看不到小杯,只有Tall(中杯)、Grande(大杯)、Venti(超大杯)。
wi-fi|星巴克中国的"傲慢与偏见"
文章插图

早在2016年,一篇《致星巴克中国CEO王静瑛公开信:什么时候才不觉得中杯顾客无知或愚蠢?》走火全网。
杭州消费者林国童在星巴克咖啡杭州双城国际店购买中杯咖啡时,点单的服务员连续两次要求确认:“你确定是中杯吗”、“中杯是我们最小的杯型哦”之后,又开始推荐“有一个8折购买蛋糕的机会”。他在微信公众号公开发声,向星巴克中国CEO王静瑛要个说法。
“经常会有顾客问到小杯,但我们通常会解释说中杯就是小杯。如果客人还是不能理解,我们会用收银台的三个杯子去指明,中间是大杯,最上面是超大杯。” 李让解释道。
客人基本上都能理解,“我在职期间倒是没有遇到过客人因为这个投诉的情况。”
星巴克中国傲慢的第二宗罪是,躲不开的会员卡和蛋糕推销。
星巴克铁粉苗苗回忆起来,每到端午节和中秋节的时候,在星巴克买咖啡就得跟店员斗智斗勇。
“本来只想买一杯咖啡,结果店员先是询问有没有星巴克会员卡,在查看之后表示里面有一张月饼优惠券,再不用就过期了,考虑带一盒吗。”
当苗苗鼓足勇气拒绝对方时,店员会再次试探问道,“这个优惠券可是马上就过期了,真的不考虑吗?”
一来二去,苗苗只好妥协,抱回家一盒星巴克冰皮月饼。“吃了一口齁甜,就让它躺在角落里吃灰了。”
第二年中秋节前后,这盒星巴克月饼躺进了垃圾桶里,“盒子还算好看,被我妈拿去当药盒用了。”苗苗告诉氢商业。
事实上,卖粽子和月饼是星巴克员工们躲不掉的kpi。
wi-fi|星巴克中国的"傲慢与偏见"
文章插图

图源:小红书
“赶上卖粽子和月饼期间,就得疯狂推销。kpi要求是跟门店的客流情况评估的,当时我们的门店一天能做300单左右,相当于月饼就要卖出了300多单。”
本来只想进店买杯咖啡,但又被推销会员卡,又被推销粽子和月饼,有时候还带上商品和糕点。“我是顾客的话,我也会很烦。”
李让表示,正因如此现在很多聪明的顾客都直接在小程序下单,到店直接拿走,避免和店员进行眼神接触。
第三宗罪则是令人高不可攀的气氛组。
谈起星巴克傲慢,本质上说还是因为“贵”。1999年,星巴克在北京国贸中心开出了第一家店,在当时全国人民年均收入一万多的收入水平之下,星巴克卖出了19元的高价。
潜意识里的星巴克,是咖啡中的奢侈品,能喝得起星巴克的都被称作是商界精英。
在坊间有一份《星巴克装逼指南》广为流传,关于如何装作不是第一次喝星巴克等相关话题也不停地在网上被人分享。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现在喝一杯三十块的星巴克已经稀疏平常,更多是成为了白领们的办公场所。
作为星巴克的狂热粉,自由职业工作者吴翊表示,比起租一个独立办公室,星巴克性价比要更高。
wi-fi|星巴克中国的"傲慢与偏见"
文章插图

星巴克工作日常受访者供图
他的日常是一杯冰美式,一台电脑,一包三明治,坐上一整天。处理工作之外,吴翊还爱关注周围的气氛组成员,他喜欢去的那家星巴克在金融街附近,经常有人在这里聊业务。“张口就是几个亿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