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锂走遍天下|锂资源周期性的根源是什么?( 二 )


“有锂走遍天下|锂资源周期性的根源是什么?
文章图片
国外锂矿公司的毛利率变化相对较小
相比之下 , 缺乏技术壁垒和话语权 , 位于产业链中游的锂盐加工环节往往成为两头受气的对象 。
02中游的反攻
锂盐的生产本质上就是来料加工 , 赚的是将锂辉石和卤水加工成碳酸锂和氢氧化锂的辛苦钱 。
早期国内锂资源90%以上依赖进口 , 手头没有资源 , 在矿业巨头和下游电池厂面前自然也挺不起腰 , 为了提高定价权 , 也为解决资源卡脖子的问题 , 天齐锂业与赣锋锂业两家锂盐公司在2010年上市之后 , 开始向上游进军 。
2012年 , 总资产不足16亿元的天齐锂业瞄准经营陷入困境的格林布什发起收购要约 , 当时最主要的竞购对手洛克伍德 , 资产体量是其20余倍 , 营收是天齐的40倍 。 最终 , 在中投公司的帮助下 , 天齐锂业逆转局势 , 作价30.4亿元拿下了泰利森51%的股权[4] 。
这笔收购一举提高了中国在国际锂矿格局中的地位和话语权 。 2014年 , 天齐锂业正式完成对格林布什的收购 , 短短三年时间 , 趁着国内新能源车补贴的东风 , 毛利率从15%飙升至71% , 营收也在2017年突破了50亿 , 一举摆脱了两头承压的夹心饼干地位 。
凭借全世界最好的矿山资源 , 天齐可以说是国内的初代锂王 。
几乎同时 , 赣锋锂业也做出了出海买矿的决定 。 据传 , 天齐锂业大手笔拿下格林布什的举动令赣锋锂业又惊又惧 , 因为格林布什同样也是赣锋锂业一直以来最主要的锂矿供应商 , 赣锋担心自己的命脉被同行掐在手里 。
一边是对卡脖子的恐惧 , 另一边是对新能源车行业的坚定看好 , 从2014年至今 , 赣锋锂业每年都会把赚来的钱用来买矿 。 但相比于天齐 , 赣锋的风格要稳健得多 , 它没有选择把钱都砸在一两座矿山或盐湖里 , 而是选择广撒网 , 在阿根廷、墨西哥、爱尔兰、澳大利亚等地投资了不同种类的的锂矿资源 。
除此之外 , 赣锋并没有像天齐一样追求对矿的绝对控股权 , 而是乐于采取参股以及包销的方式来扩张和锁单 。 虽然这种细水长流的保守打法无法让其毛利率媲美天齐 , 但经过多年积累也成了全球锂资源总量第一的企业 。
不同的扩张动作 , 是天齐和赣锋命运分野的根源 。 而要还原分野的过程 , 最终还是要回归到锂资源行业的周期中 。
03穿越周期
过去二十年 , 锂资源行业出现过三轮周期 , 分别发生在2008年、2015年 , 以及2020年下半年 。
2008年 , 金融危机波及了锂行业 , 锂盐开始滞销 , 到当年第三季度 , 赣锋锂业库存已经高达6000万元 , 占当年营收1/4 , 公司岌岌可危 , 当同行开始大打价格战时 , 董事长李良彬决定清理所有锂盐库存 , 将回笼资金投入到新产品的研发中:电池级碳酸锂 。
六个月后 , 赣锋锂业投产了国内首条卤水生产电池级碳酸锂产线 , 成本相比之前大幅降低 。 金融危机后 , 消费电子与智能手机开始爆发 , 凭借先发布局 , 赣锋锂业与10余家主流电池厂达成合作 , 不仅躲过了行业下行周期 , 而且找到了一条新增长曲线 。
2015年 , 受国内政策引导 , 新能源汽车迎来了风口 , 下游需求推动着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一路走高 。 但在全球市场 , 新能源汽车并没有爆发性增长 , 按国内新能源汽车增速推算 , 碳酸锂当时的年均需求增量仅约5000吨 。
察觉到需求有限的李良彬在碳酸锂的价格高点停止了扩产 , 并开始瞄准高镍三元锂电池的核心材料氢氧化锂 。 由于在去杂上具有技术壁垒 , 率先布局的赣锋锂业逐渐形成先发优势 , 并陆续获得LG、特斯拉、大众、宝马等国际巨头的订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