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启示录:如何寻找“海底捞们”的反弹拐点?

星巴克启示录:如何寻找“海底捞们”的反弹拐点?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表外表里(ID:excel-ers) , 作者:周霄、张怡 , 编辑:付晓玲、胡嘉雯、闵知
一年多以来 , 海底捞的股价 , 从最高点的85(港元)跌了80% , 近乎脚后跟斩 , 这让很多执着抄底的人蠢蠢欲动 。
比如 , 雪球上就不乏“海底捞已经跌透了 , 机会来了”的观点 。
但你若真的选择抄底 , 很可能会挂在半山腰——毕竟现实中的抄底 , 往往是右图这样的:
星巴克启示录:如何寻找“海底捞们”的反弹拐点?
文章图片
那么 , 什么时候才是抄底的好时机呢?
研究过行业同类型标的后 , 我们发现 , 星巴克在2008年就有类似的情况 。
彼时遭遇经营危机的星巴克 , 股价回撤探底持续了近两年 , 从接近16美元 , 跌到了3.5美元 , 跌幅近80% 。 但2009年危机过后 , 股价一路上扬 , 到2013年小幅回撤前 , 涨了近7倍 。
相比于海底捞 , 星巴克的情况虽有差异 , 但作为行业同类型标的 , 其具有借鉴意义 。
本文就将从收入、支出两方面 , 厘清星巴克是如何探底及逆转危机的 , 以试图从其“逆风翻盘”的过往经历中 , 找出能影响海底捞价值拐点的关键要素 。
收入端:被麦当劳狂打脸后 , 上演产品力逆转
2008年 , 北美市场正身处金融危机的“漩涡” , 而彼时 , 星巴克也正处于经营危机之中 。
金融危机冲击经济和居民消费水平 , 这让人难免怀疑 , 星巴克当年的危机 , 是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 。
最典型的例证是当年美国家庭人均年收入开始下滑 , 而星巴克的营收增速也同期出现大幅下滑 。
星巴克启示录:如何寻找“海底捞们”的反弹拐点?
文章图片
但这样的归因经不起推敲 。 可以看到 , 同一时期、同样有咖啡业务(第二增长点)的麦当劳 , 收入增速降幅并不大 。 而且其股价表现 , 和星巴克完全相反 , 逆势上涨 。
星巴克启示录:如何寻找“海底捞们”的反弹拐点?
文章图片
那么 ,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星巴克营收下滑呢?我们把镜头切回到当时 。
2008年底的一天 , 美国Seattle星巴克总部门口的电线杆上 , 突然出现了一块充满挑衅意味的广告牌 。 上面用大字写着“4美元是愚蠢的” , 下面还有一行小字:“我们开始供应即磨咖啡 。 ”
这只是开始 , 很快类似的挑衅广告 , 充斥在Seattle的街头 。 而炮制这一切的始作俑者 , 正是麦当劳 。
星巴克启示录:如何寻找“海底捞们”的反弹拐点?
文章图片
其之所以选择如此撕破脸的挑战方式 , 并不是“盲目”的狂妄 , 而是机不可失 。
早在2006年 , 麦当劳即推出了咖啡业务 , 虽然当年就实现了两位数销售增长 , 但在业内仍属于圈地自萌的所在 。
不过 , 这种情况在在2007年之后出现了变化 。
通过热咖啡、冰咖啡和特色混合咖啡等一系列新品的推出 , 麦当劳的咖啡逐渐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 。 比如 , 美国《消费者报告》杂志2007年的调查显示 , 美国消费者认为麦当劳的“特级烘焙”咖啡口味 , 已不逊于星巴克的同类咖啡 。
接着 , 金融危机的爆发 , 又为麦当劳增加了一个筹码——它的浓缩咖啡的平均价格 , 比星巴克低75美分(约5元人民币) 。
如此一来 , 在当时的经济背景下 , 还有什么比“用更便宜的价格 , 喝到和星巴克一样口味的咖啡”更具卖点和诱惑力呢?
然而面对业余竞争者的嚣张挑战 , 自诩专业的星巴克 , 在核心的咖啡品类上 , 却没有拿得出手的创新与之抗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