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我在超级QQ秀看到,有生命力的虚拟世界

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因特网,这年又被称作中国互联网元年,而从1997年开始互联网才逐渐在中国流行开来,至今也不过25年。随着技术的进步发展和网民需求的变化,各种互联网产品层出不穷,有的乘着风口起飞但昙花一现,有的则抓住了网民社交需求不变的底层逻辑而经久不衰,这其中就有今天生日的腾讯QQ。
从互联网1.0时代到2.0时代,QQ做了很多大胆创新,如2002年开发群聊功能(即QQ群),彻底改变了网民维系关系链和在线互动交流的方式,标志着社交网络概念在中国的出现,而这比Facebook要早18个月;2003年推出的QQ秀,被视为全球互联网产业的一次“东方式应用创新”,让QQ不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没有温度的通信工具,而是蜕变成一个有虚拟人格、自己的价值观及族群规范的虚拟世界;2005年推出的QQ空间成为网友展示自我与他人互动的现象级平台;2014年提出“年轻化”战略后持续推出各种年轻人喜爱的功能如兴趣部落、厘米秀、语音进度条、一起听歌等,使得QQ仍然是仅次于微信的中国第二大社交软件。
创新的脚步还在继续,去年年底QQ秀“被下线”的乌龙新闻和QQ内置虚幻引擎4引起了热议,而随后QQ在今年春节期间测试新产品“超级QQ秀”,一款靠虚幻引擎4驱动的3D升级版QQ秀,由于其优秀的3D美术表现和沉浸式的社交互动玩法,吸引了不少网友关注。
用户|我在超级QQ秀看到,有生命力的虚拟世界
文章插图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发展,用户对于虚拟世界沉浸感及超越感官的期待逐渐提高。超级QQ秀的诞生,其实也是满足了这样的期待。正如当年QQ秀的成功,离不开用户对自我表达的渴望,以及在现实中难以做到的事情都能在虚拟世界上实现。
事实上,自2003年QQ秀问世以来,其就是呼应时代精神追求审美和情感需求的产品,一直承载着用户自我意识所衍生的需求,也承载着用户对美的诉求,对情感表达的渴求。
而在目前的超级QQ秀里,我们看到了虚拟形象建立和社交互动玩法上的革新,也再次感受到了 “初代虚拟社交鼻祖”对互联网用户自我意识加强及渴望充分自由地自我表达的精准洞察。
更精致细化的虚拟形象 让虚拟社交更有代入感超级QQ秀在虚拟形象创建上,不仅强调独一无二、展示方式从单一趋向全面,更是从“展示自我”到展示“我们的关系”。
首先在形象建立上的“高度定制化性”:用户可以选择一个初始形象进行自由地缩放拉伸等捏脸调整,尽可能避免「撞脸」尴尬。甚至,还可以选择用AI自由捏脸,再加以辅助调节,扩展出更高的自由度。
最为直观的体验是超级QQ秀里的形象正面以及侧脸,有50+个调节点,从眉毛、脸型、眼睛到嘴巴,每个细节都有足够的细节调节点以支撑「捏脸」的个性化,规避了「正面侧面」不统一的外观桎梏,相较于其他仅能以正面为核心的「捏脸」产品,拥有更高的可操作性。在用户虚拟形象的成品上,也会更加精细化和个性化。
不仅捏脸如此,外观配饰上选择更是丰富,不断更新的发型和服装等,都让用户可以在这个次元紧跟时下潮流,装扮出理想的自我形象。
用户|我在超级QQ秀看到,有生命力的虚拟世界
文章插图

这也是QQ秀一贯以来的做法——让用户可以在个人形象上发挥最大的创造性。所以当年我们才能看到QQ秀上孕育出的“非主流”审美,甚至打破次元壁,从虚拟审美到现实潮流。
捏脸大功告成之后,除了静态展示,更多了“舞蹈直拍”式的视频化展示,在这种沉浸式的自我展示中,身份信息传达更加有效和真实,也进一步放大用户的自我炫耀感。同时,还可以约好友一起拍摄视频,让展示也成为社交触点,展示“好友关系”的新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