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将新闻作品变成NFT,对媒体而言是一门好生意吗?

编辑导语:NFT全称为Non-Fungible Token,翻译过来是非同质化通证,是一种用来标记原生数字资产所有权的方法。本篇文章将从国外新闻媒体在NFT领域的探索入手,解析新闻机构入局NFT的收益和风险。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NFT|将新闻作品变成NFT,对媒体而言是一门好生意吗?
文章插图
2021年是NFT快速走向大众的一年。年初,NFT还只是一种新潮的收藏品,通过天价拍卖进入主流视野;到年底,在技术和资本的支持下,科技企业、时尚公司、快消公司也纷纷发行自己的NFT,用不同方式试验其可行性。
随着NFT完成从一个高概念到无数个落地应用的进化,新闻机构也不甘落后,《纽约时报》、美联社等国外媒体开始推行独家的NFT产品,并且有蔓延趋势。
本篇文章将从国外新闻媒体在NFT领域的探索入手,解析新闻机构入局NFT的收益和风险。
一、走进主流视野的NFTNFT的全称是“非同质化货币”(Non-Fungible Token,NFT),从字面含义来看,“非同质化”意味着不可替换、无法分割。
我们熟知的各种货币,例如纸币,是可以被替换的。比如你花了一块,又挣了一块,总资产并没有变化。
但NFT则不同,我们可以把NFT想象成一张写有地址的纸条,与普通纸条不同,这个地址在区块链上生成,指向独一无二的数字资产。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这个地址追踪资产的所有权及其交易记录。NFT的发展离不开区块链技术的支持。
2015年8月,以太坊区块链平台诞生,为NFT的发展和运行提供了基础。2017年6月,首个正式的NFT项目“加密朋克”(Cryptopunk)诞生,并迅速成为投资和艺术圈身份的象征。
“加密朋克”系列头像总共有10000个,在手机上看,它们只是简单的头像,但成交价却十分惊人,例如该系列里的7523号作品以1170多万美元的价格成交。
2021年,艺术家Beeple的NFT作品《每一天:前5000天》以6900万美元成交价进入大众视野。这是一幅巨型拼贴作品,由5000幅不同的绘画构成。
不断冒出的巨额拍卖点燃了全球投资者对NFT的热情,DappRadar数据显示,NFT销售额从2021年7月开始出现爆发性增长,9月达到峰值,全年总市值接近250亿美元,同比增长三百多倍。
从麦当劳推出的NFT作品“巨无霸魔方”,到奢侈品牌Louis Vuittond的NFT手游OUIS:THE GAME,过去一年里,我们见证了不同行业的知名品牌纷纷入局NFT。
为什么NFT能持续“破圈”?也许是因为,在无限复制的数字世界中,NFT试图赋予数字资产稀缺性。
而在2021年的NFT热潮中,我们看到了NFT背后更多元的价值:社交属性、开放精神、名人与品牌效应。
这些价值,对于新闻机构而言同样意味着机会。
二、这些传统新闻机构纷纷推出NFT产品“新闻是历史的底稿”,新闻机构作为历史的记录者,拥有很多独一无二的内容版权,在推出NFT方面具备天然优势。
2021年,新闻媒体也开始试水NFT。最先加入这场游戏的是《纽约时报》。
2021年3月,《纽约时报》作家Kevin Roose将自己的专栏制成了NFT,并拍出56万美元的高价。[1]
《时代》周刊则将自己最具标志性的封面“NFT化”。其中,1959年1月19日的封面“时代太空探索”拍出约30万美元的价格。除了复刻纸质版,《时代》周刊还依托NFT进行了新的艺术尝试。
2021年9月23日,该周刊推出名为“TIMEPiece”的系列NFT作品,收藏了来自40位艺术家的4676件作品。购买了该系列NFT作品的用户还可以在《时代》周刊成立100周年之前无限制地访问其官网内容。[2]
CNN推出了名为“改变我们的时刻”的NFT项目,计划把具有代表性的历史瞬间转换为数字藏品发售。该项目推出的首波NFT共两款,发行量各500个,每个价值25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