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从“小混混”到美国最大芯片公司老板,58岁赚得1250亿元身家

【 ceo|从“小混混”到美国最大芯片公司老板,58岁赚得1250亿元身家】

ceo|从“小混混”到美国最大芯片公司老板,58岁赚得1250亿元身家
文章插图

2021年9月,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Jensen Huang)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被评为“2021全球最有影响力的100位人物”之一。同时上榜的科技人物还有苹果CEO蒂姆·库克、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等。
虽然英伟达(Nvidia)相比苹果或者谷歌,体量小很多,但作为GPU(图形处理器)的发明者和领导者,着实推动了从游戏到科学计算,再到自动驾驶汽车的无数创新,同时促进人工智能软硬件的进步。


ceo|从“小混混”到美国最大芯片公司老板,58岁赚得1250亿元身家
文章插图

58岁的黄仁勋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懂技术的CEO之一,被誉为“AI 教父”。就在上月,他刚刚获得2021年的罗伯特·诺伊斯奖,成为继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AMD首席执行官苏姿丰之后,第三位获得半导体行业最高荣誉的华裔人士。
上世纪60年代,黄仁勋出生于中国台湾,后举家搬往泰国。9岁那年,他和哥哥被送到美国亲戚家,打算接受更好的教育。可舅舅家的条件也不是太好,无力照顾兄弟俩的生活,只好把他们送到一所乡村寄宿学校。
这所学校其实是问题少年的集中地,黄仁勋跟着一起爬墙、偷吃糖果、抽烟、说脏话,成为一名“小混混”。不过这些都是自保行为,他并没有因此堕落,反而造就了坚强的个性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不仅能与大他7岁、浑身刀疤的室友和睦相处,还在课余给“大哥”补习功课。
等到父母来美国,黄仁勋的生活重回正轨,被送进正规学校读书。16岁时顺利考上俄勒冈州立大学电子工程系。毕业后,他先是在AMD做了两年芯片设计师,接着跳槽到主打芯片图形处理业务的LSI Logic。从技术部门干起,随后主动申请调到销售岗位,逐渐学会产品的设计开发如何与市场需求进行结合,这为后来创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ceo|从“小混混”到美国最大芯片公司老板,58岁赚得1250亿元身家
文章插图

30岁时,黄仁勋受两位好友克里斯和普雷艾姆邀请,共同创办英伟达,主攻当时仍处在萌芽阶段的图形芯片市场。他们选择冷门的四边形成像技术,花了两年时间以及所有创业资金,打造出第一款产品NV1。结果市场并不买账,公司濒临破产。无奈之下,黄仁勋解雇了70%的员工,只保留研发的核心人员。
幸运的是,日本游戏巨头世嘉抛出橄榄枝,花700万美元定制一款游戏机芯片。可英伟达依旧坚持自立标准,没有采用主流的多边形成像技术。结果导致花费一年多研发出来的心血,几乎就是块废品。世嘉放弃合作,NV2宣告失败。
连番打击让黄仁勋清醒过来,开始采用主流标准研发最高端的图形芯片,并把目光瞄向PC市场,推出了第三代产品、全球第一款具有3D加速能力的AGP显卡RIVA128。这一次终于实现逆袭,短短四个月时间,销量就超过100万片。


ceo|从“小混混”到美国最大芯片公司老板,58岁赚得1250亿元身家
文章插图

黄仁勋没有就此止步,开始着手开始研发GPU。因为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图形处理的任务越来越繁重,需要一个专门的图形核心处理器,以减轻CPU的压力。功夫不负有心人,90年代末推出了每秒至少能够处理1000万个多边形的“Geforce256”,重新定义现代计算机图形技术。
“英伟达离倒闭只有30天。”这是老黄时常挂在嘴边的话。他还提出了著名的“黄氏定律”,显卡性能每6个月就将翻一倍。在这种紧迫感的驱使下,英伟达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研发,过去七年每年的研发投入几乎都超过总营收的20%,甚至一度接近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