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个体产生孤独时,可以主动使用社交网络增加自我表露的可能性( 二 )

自我表露一直被认为是一种综合权衡的过程 , 从社会交换理论、隐私计算理论和效用理论的角度来说 , 用户做决定时 , 会进行风险/成本—收益计算 , 只有收益大于风险时 , 用户才会选择做出相应的行为 , 或者用户会选择效用最大化的决策 。

在线上自我表露的过程中 , 动机作为一种收益指向的信念 , 其作用受到了风险指向的信念的影响 , 当风险信念超过收益信念的时候 , 动机的带来的效益可能刚好被抵消 。 也就是说 , 风险信念有可能调节了这种中介关系 。

综上所述 , 目前人们在社交媒体上展现出了不同的自我表露行为 , 从自我表露的表露者的自身特点这一重要影响因素出发 , 本研究认为表露者的孤独感是造成这种差异的重要原因 。 但是 , 孤独感作用于线上自我表露的机制究竟如何 , 尚且没有定论 。
于是 , 我们进一步探索孤独感与线上自我表露的关系 , 认为社交媒体使用动机很可能在其中起到中介作用 。 又由于网络环境本身具有信息泄露等的风险 , 我们认为风险信念对中介关系起到了调节作用 。

孤独感、社交媒体使用动机和线上自我表露的相关关系

孤独感与线上自我表露的诚实度显著负相关 , 孤独感越高 , 线上自我表露越不诚实 。 孤独感与积极表露显著负相关 , 与消极表露无关 。
也就是说 , 高孤独感的个体进行的积极表露更少 , 但消极表露与低孤独感的个体没有区别 。
Leung的研究表明 , 使用网络社交渠道的孤独的人比那些不那么孤独的人在网上自我表露的质量上更消极 。
我们的结果对于“更消极”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 , 即高孤独感的人的线上自我表露之所以看起来更消极 , 不是因为他们更容易在网络上发泄负面的情绪 , 而是因为他们更少发布让自己感到快乐、满足等的内容 。

孤独感与互动性表露显著负相关 , 与展示性表露无关 。 孤独感越高 , 互动性表露越少 , 但展示性表露与低孤独感的人没有差别 。 Jin认为这意味着孤独的人倾向于以不那么社交的方式使用社交媒体 。

我们认为 , 这样的结果意味着高孤独感的个体虽然渴望社交 , 但更多采用被动的社交方式 , 希望通过自我展示吸引他人 , 而不是通过交流联结他人 。
也或许是高孤独感个体缺乏的社会交往技能延续到了线上交流中 , 无论线上还是线下 , 他们都不擅长进行交流活动 。
孤独感与消极表露和展示性表露的相关很弱或不显著 , 接着进行更详细的相关分析 , 我们发现 , 消极表露仅与家庭孤独呈正相关 , 展示性表露仅与恋爱孤独呈负相关 。

也就是说 , 不同类型的孤独感联结的是自我表露行为的不同方面 , 当只有某一种类型的孤独与该行为有关时 , 其相关在总体中很可能被掩盖了 。

家庭孤独感越高 , 消极表露越多 。 以往研究表明 , 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的自我表露存在影响 , 当父母采用给予情感温暖的方式 , 或者表现出对孩子的偏爱时 , 孩子会更愿意与父母沟通交流 。
家庭是社会支持的重要来源 , 高家庭孤独感意味着父母并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温暖和爱 , 使这部分学生缺少了一部分消化消极情绪和事件的渠道 , 于是他们转向互联网 , 试图从其他渠道补偿家庭中缺失的支持和关爱 。

恋爱孤独感越高 , 展示性表露越少 。 这个结果可能表明 , 大学生的展示性自我表露的内容大多与恋爱行为有关 , 因此那些恋爱需求没有得到很好满足的个体 , 并没有相应的内容可以发布 , 展示性表露自然就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