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8000字,带你了解视频产品( 四 )


一种模式是付费收看,也就是会员订阅内容、付费购买视频内容等。另一种模式是主流的视频广告,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恰饭视频,这一块会在广告主章节展开说明。
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广告是可以接受的。但对于广告也是有要求的,大家期望广告植入的内容是有趣的、自然的,希望创作者是把消费者当作朋友来真诚对待的,创作者安利的产品质量是可靠的等等。消费者接受创作者接收商业推广,但要接的漂亮。
三、内容平台一个内容平台的使命是什么?
我认为是在规则范围内,让用户与信息高效连接,平衡并最大化各方利益,包括内容消费者、创作者、广告主和平台自身。而为了完成这个使命,就需要去挖掘视频生态上下游,各角色的需求和痛点,并搭建起相应的平台级功能,满足各方的诉求。
主要有这几个模块:创作支持、内容管理、流量分发、商业化、用户增长和视频播放。
1. 创作支持平台为了更好的满足创作者的内容创作需求,提升创作者内容的质量、持续创作的热情,平台需要挖掘创作路径,在关键环节给予创作者支持。

  1. 内容定位和选题,平台通过挖掘消费者与内容的数据,可以知悉哪些创作主题更受欢迎,给创作者主题推荐;
  2. 内容创作教学,平台搭建创作者学院,线上线下小课堂提升创作者的内容制作水平,孵化和扶持潜力创作者。提供剪辑工具和使用介绍,提升内容质量、创作效率,例如剪映、快影、必剪,平台提供通用剪辑能力,如一键字幕、智能粗剪,也可以基于消费者喜好,提供平台定制的剪辑能力,如B站游戏区高光模板、虚拟形象,以及丰富的画面、音效和贴纸素材库等。
  3. 内容数据分析,创作者内容质量的提升,离不开持续的复盘,而数据驱动复盘则是比较科学的方式,平台提供可视化数据分析界面,包括粉丝来源、粘性和画像,视频作品观看数据、留存和评论关键词等等,帮助创作者找到规律,快速成长。
  4. 激励措施,分层的流量扶持、游戏化成长体验,以及最实在的收入扶持、商业变现通道,这是提升创作者留存和创作热情的方式。
2. 内容管理平台平台上会引入大量的内容作品,作品的内容质量、主题分类都不同。如果不做好内容识别,那给消费者分发的视频内容可能就不合口味。相对应的,为了让消费者高效的看到感兴趣的视频,平台需要做好内容识别工作。
此外,内容也传递着价值观,不好的内容需要及时过滤,得到有效的治理。
  1. 内容引入,平台定位、用户群体不同,引入的内容类型权重也不同。平台内容引入的方向大多是从垂直领域切入,而后泛化成长。例如小红书从海外代购美妆的垂直方向切入,而后逐渐泛化到生活各方面。内容引入的渠道,第一种是创作者贡献的UGC、PUGC作品,第二种是平台自创作品,如芒果TV、爱奇艺的自制剧,第三种则是商务合作作品源,平台商务部门与MCN、媒体团队或其他内容平台(如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内容引入后不能直接上线发放,需要打内容标签,过滤不好的内容。
  2. 内容识别,服务于内容的有效分发。平台制定内部统一的内容标准,对内容审核团队进行多轮培训,通过测试的审核人员就可以上岗,给内容打标签,总结出普遍规律后,平台可以通过训练算法标注,让计算机完成大部分的内容识别工作。内容上线,被用户消费后,平台可以基于消费数据,互动指标啊、消费时长、完成率啊,来迭代这个内容的标签,在之后分发中,内容可以分发到更加契合的消费者。
  3. 内容治理,内容是带有价值观倾向的,如果不治理,劣币将会驱逐良币,平台氛围会充斥劣质内容,甚至频繁触及规则红线,严重的话平台就直接关停整改了。平台根据法律法规、风序良俗来治理内容,例如诈骗、色情低俗、饭圈行为等都会被管控。内容上线后,会诞生许多评论、弹幕,这些新内容也需要得到及时治理,平台可以根据用户的负反馈训练算法模型,自动化监控和下架劣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