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盲盒营销的套路悬了?( 三 )


一段时间以来,盲盒式营销甚至成了企业与营销机构的财富密码。
可以说,小到普通的生活用品,大到汽车、房地产,都可以放进盲盒里,变着法子地营销。这股热潮更导致盲盒营销变了味,消费者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且行业乱象频频发生。
“只要对方的商品合适,我们都会建议企业做盲盒式营销,简单有效嘛。”不过从今年1月12日,中消协点名批评肯德基“盲盒营销”开始,便有几家合作的客户提出要求,修改原有盲盒营销方案,或是尽量不要在此节骨眼上策划盲盒相关的营销活动。
张启表示,最近一周来执行团队都忙着给客户协调策划新的营销方案,“至于新客户嘛,即便有两家想做盲盒营销,策划人员也给劝退了。”
无独有偶,近期潮州一家食品厂的负责人阿诺,也叫停了工厂正在推进中的盲盒营销活动。据阿诺介绍,由于年底大清仓,很多库存都要甩卖,作为年轻、与时俱进“厂二代”,他在12月初决定利用盲盒形式清理库存。
“当时的设想是将不同的糖果、零食、小饼干,随机打包成春节零食盲盒,然后在线上做直播,在网店开始促销。”在自营的电商网店里,该款零食盲盒售价为59元,重量1.25公斤,看着还是蛮划算的,短短一个月内,销量已经有小两千份了。
可近日由于肯德基被点名,加之同样属于是食品行业,他为了规避风险决定将“盲盒创意”放一放,本周就下架了春节零食盲盒,“除了监管措施,我发现有的消费者也开始反感盲盒营销了。”
有分析人士指出,“万物皆盲盒”的时代,或将因为近期有关部门介入、涉足盲盒消费监管,终结蒙眼狂奔的现状。不得不说,盲盒是一种直击消费者心理的营销方式,但并非健康的营销手段。
一旦企业开始盯着“盲盒的潜在消费心理”,其“消费成瘾”的营销隐患势必会引发市场乱象。一直以来大热的盲盒及营销模式,也不应该成为“消费赌徒心理”的伪装。行业监管,或将雷厉风行而至。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