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互联网时代的艺术批评问题断想( 二 )


无疑 , 这内、外又形成互相影响 , 互为复杂的因果关系 。
在一部电影的当代史中 , 活生生的 , 正在进行中和巨变中的电影产业是如此的鲜活生动 , 现象是如此丰富多彩甚至称得上乱象纷呈 , 电影批评却似乎赶不上“趟” , 远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 寂寞、失语 , 或在专业、学院批评者与普通网民受众之间形成巨大的争议 。
很显然 , 与电影生态的巨大改变相对应 , 电影批评的生态、形态、写作方式和传播方式、功能价值等也都在这个全媒介和互联网的时代发生着巨变 。
而这是一个需要加强文艺批评的时代 。 如果我们不去发言 , 那我们就会失语、失声 , 完全为喧闹所掩盖 。
但是愿望是一回事 , 实际的传播效果又会是另一回事 。 这又是一个需要认真考虑对待的大问题 。 现代传播学告诉我们 , 传播效果是终端 , 效果为王 。 没有接受 , 你的声音就会湮没在沙漠中 。 现在也不是几张报、几个电台或电视台的时代 , 而是一个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 , 某些传播媒体的权威性在经受新的考验 , 在这个全媒介时代 , 批评不是单向发声 , 而是众声喧哗 。 一切都碎片化、是“能指的飘移” , 观众可以是电视媒体时代“沉默的大多数” , 也可以是现在互联网时代和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 , “用脚投票” , 用“拇指发声”的不再沉默的大多数 。 他们有自己的群落、部落 , 有自己的群主 , 偶像……
如何以文艺批评影响他们?是一个我们文艺批评工作者不得不面对的大问题 , 也是大难题 。
二、互联网时代:艺术批评新变的媒介文化背景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 , 电影的公共文化空间的功能大大强化与扩容 。 当然 , 这个公共文化或公众舆论空间的形态、方式等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
电影曾经为现代文化转型以来的大众文化空间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德国社会学家克鲁格在论述电影时为强调庶民观众的能动主体作用而把电影比喻为一种类似于“巴别塔”的“建筑工地” , 在建筑工地上 , 不同的话语交汇冲突 , 形成了罗兰·巴特所说的“多重意义” 。 天生具有平民精神、商业价值和大众传播媒介特性的电影恰恰以其“无可避免的多重性”和“丰富多样的结构和魅力” , “……为观众提供参与的机会 , 成为彻底开放和民主的公众空间中的一种运作范型 。 由于这种空间需要想象的介入和争辩 , 它成为基础广大的、志愿结合的汇集地 。 这种人际关系便是通向启蒙的最佳途径 。 ”[1

我们从三个方面梳理一下电影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媒介、技术高速变化背景下的“新变” 。
第一 , 媒介背景的变化 。 随着互联网的全面加入 , 我们迎来了一个被称为全媒介时代或“互联网+”的新时代 。 互联网被称作是“一切媒介的媒介” , “互联网摆出了这样一副姿态:它要把过去一切的媒介解放出来 , 当作自己的手段来使用 , 要把一切媒介变成内容 , 要把这一切变成自己的内容”[2
。 电影本身自然也是一种新媒介 , 它在其他新媒介的不断推动中发展:电视、新媒体、网络 。 到今天 , 互联网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 , 以互联网为媒介的电影也已经化为了今天的空气 , 生存的空气 。 数字技术、新媒体、互联网都是互为依存、互为条件的 。 数字技术推动了诸多新媒体的诞生 , 加速了互联网传播 。 新媒体加上互联网 , 进入“互联网+”时代 , 反过来使得电影的传播方式、生成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 而这一切变化归根到底是一种媒介文化的变化 。
第二 , 观影阶层的变化——网络社区的重组和粉丝文化的崛起 。 网络重组了社群 , 然后重构了粉丝 , 粉丝在很大程度上会反作用于电影 。 所以今天我们面临的很多问题都跟网络受众有关 , 受众在网络上发生互动 , 重组社区 , 由一盘散沙变成有组织认同感的部落 , 他们的力量不容小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