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破天荒:港交所上了第一家“空壳公司”

港交所将迎来一家独特的上市公司 。
它没有实际业务,也没有盈利目标,两年内可能一笔交易都不会达成,但还是有许多投资者们愿意买单 。这样的一批只有现金,没有实业的公司将出现在港交所,人们称其为SPAC(特殊目的并购公司) 。
1月17日,港交所披露,招商银行“拥有”并间接控股的公司AAC(Aquila Acquisition Corporation)递交招股书 。它将成为港交所首个SPAC公司 。
自此,企业想要在国内证券交易所上市,除了传统IPO之外,又多了一条重要的新选择 。
港交所:和美国、新加坡抢用户
SPAC上市模式,火爆于2020年的美国,并迅速在加拿大、意大利、韩国、新加坡等地“落地生根” 。
与企业正常IPO不同,SPAC上市先设立一家公司,这个公司只有现金,没有实业和资产,它的目的就是与目标企业并购 。而目标公司则通过和已经上市SPAC并购迅速实现上市融资 。一个获取股权收益,一个可以快速上市,两者形成双赢 。
SPAC的普及,直接导致了2021年美国IPO数量创下20年以来的纪录 。2021年,有超过1000家公司在美国上市,近6成公司选择了SPAC 。
港交所|破天荒:港交所上了第一家“空壳公司”
文章图片

纳斯达克经济学研究
而目前亚洲SPAC公司的数量为0 。
企业选择SPAC各有各的原因 。作为投资方,澳电创投参与过两家SPAC公司上市,据其中国区主管合伙人卜君全观察:“企业选择SPAC上市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上市时间更短(往往只需6个月内),企业在准备上市的过程中操作更灵活方便,另一方面也和SPAC能募集的资金有一定确定性有关 。”
另外,SPAC也考虑到一部分潜力型企业,他们前期需要高投入,短时间内尚未达到一定的指标,通过SPAC,这些企业有了上市的机会 。
SPAC的这些特征,让国内一部分企业选择了赴美上市,比如广告公司蓝色光标、联合办公第一股优客工场等 。
这也让港交所有了“危机感” 。在全球,美国证券交易市场通过SPAC,吸收了越来越多的企业上市;在亚洲,老对手新加坡交易所也已经提前布局SPAC 。自从美国首先放松了上市环境之后,全球的证券交易所都不约而同“卷起来”,营造宽松的环境,吸引企业上市 。
为了争夺亚洲金融中心地位,新加坡和香港分别于2021年9月和2022年1月正式推行SPAC 。
在争夺用户的同时,港交所也吸取了美国SPAC上市公司股价普遍破发的经验,在发起人制度等规则上更为严苛,可谓史上最严 。
以港交所为例,为了保护广大投资者,港交所SPAC只向专业投资者开放交易;SPAC权证行使价格必须较IPO定价高出至少15%,且锁定期被设定在完成项目并购后的1-5年 。为了不让浑水摸鱼的企业引进市场,港交所引入独立的PIPE私募投资者参与交易以增强企业并购估值公允性 。
此外,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和新加坡交易所都要求发起人在上市时必须认购至少2.5%的股权,而港交所则把这一数字提高到了10% 。这意味着发起人需要承担更大的金钱成本 。这和美国、新加坡动辄百倍万倍撬杠杆的方式相比显得更为公允 。
中资券商、新兴公司成“最大赢家”
从目前美国资本市场的火热情形来看,SPAC或也将掀起国内的上市热潮,并给多方机构带来新机遇 。
上市大致可以分为四种方式:IPO、直接上市、借壳上市、SPAC 。其中IPO是主要的上市方式 。
IPO上市一般是因为企业有了好项目,然后希望寻求资金 。而SPAC上市则有所不同,它是先有资金,然后在市场上寻求好的项目 。此次上市的主角——AAC便是后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