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破天荒:港交所上了第一家“空壳公司”( 二 )


AAC的90%的股份由招银国际旗下全资子公司“招银国际资产管理”持有,剩下10%的股份则由AAC Mgmt Holding持有 。而AAC Mgmt Holding的股东包括包括招银国际首席执行官赵驹,招银国际首席投资官王红波,招银国际董事总经理周可祥等 。
简而言之,AAC实际上就是招银国际成立的一家“空壳公司”,在完成上市募资后,它会选择与一家有真正业务和项目的公司合并,最终实现目标公司上市 。
据港交所披露,AAC计划重点关注亚洲(特别是中国)“新经济”行业,譬如绿色能源、生命科学及先进科技制造有关的科技公司 。根据上市规则,AAC必须在上市日后24个月内公告并购,并在上市日后36个月内完成并购 。
根据上市规则,如果招银国际能在上市日后24个月内与目标公司合并,并在上市日后36个月内完成并购,它将获得颇为丰厚的收益 。
作为发起人,招银国际只需要拿出很低的出资额就能拿到高比例的股权 。以脸书的前高管Chamath为例,他在2017年耗资2万5千美元发起的SPAC公司仅用两个月时间并购了Virgin galactic并上市,市值立马突破60亿美元,2021年Chamath卖了股份2亿多美元 。
SPAC在中资券商眼中,无疑是一块巨大蛋糕 。目前,在港中资券商业务较大的有中金、中信里昂、海通国际、建银国际等 。有消息称农银国际的投资子公司也在考虑与春华资本共同筹建一家SPAC公司,与消费行业的一家公司合并 。
在国内,IPO和并购往往不是一个团队,IPO团队往往人数更多 。而随着SPAC公司在新上市公司中的比例提高,也会相应改变目前券商的竞争格局 。这也是多家中资券商抢先布局SPAC的原因所在 。
而SPAC的出现,也让二级市场上出现了更多难以用现有业绩评估的企业 。
这与IPO和SPAC的评估条件不同有关 。IPO的评估条件不包括未来业绩,而SPAC本身只是一个空壳公司,投资者因为相信发起人而或者出于投机因素而买入股票,所以更看重未来业绩 。但是未来业绩,恰恰是最难预测的 。
以美国资本市场来看,生命科学、电动车、火箭等短期内看不到盈利,甚至大幅亏损的企业,都有望可以通过SPAC的方式上市 。这些企业许多都是高风险的投资标的,也意味着它们比正常IPO的公司更有可能面临退市的风险 。
【港交所|破天荒:港交所上了第一家“空壳公司”】早在1993年,SPAC模式便已经存在,2020年的爆火也让其本身存在的问题逐一浮现 。根据安永的报告,2019至2021年全球发行上市的1011个SPAC中,有661个活跃SPAC仍在寻找收购对象 。
SPAC公司如果未能在规定时间内收购一家优质公司,管理团队就会付出辛苦但拿不到任何回报 。在这样的压力下,会促使管理团队选择并不优质的公司“滥竽充数”,从而让市场出现许多破发甚至股价暴跌的公司 。在斯坦福大学和纽约大学发表的一篇论文显示:在研究的上百个SPAC交易中,大部分SPAC公司的业务最后处于净亏损状态,根据Crunchbase的统计数据,2021年大部分美股SPAC上市公司的股价远低于其高位 。
对于外部投资者而言,投资一家空壳公司,更像是开盲盒 。你有可能开出马斯克的特斯拉,也有可能开出贾跃亭的法拉第未来 。
这听起来有些投机,但世间事总是如此,总有人不愿意开,也总有喜欢开盲盒的人 。
港交所|破天荒:港交所上了第一家“空壳公司”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