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苹果频繁搞代工厂转移背后,苦的是谁?( 二 )


从那时起 , 供应链的学问引起了重视 , 而库克也随之登场 。
库克凭借供应链的魔法 , 把苹果带上了另一个高度 。 在权威的Gartner全球供应链25强榜单上 , 苹果更是多次上榜 。

苹果的供应链修炼术
苹果成为供应链大师分三步:找一个模仿对象、路线规划图、操控者 。

1、学一学丰田
库克个人非常推崇日本丰田的JIT模式(及时生产制) 。
这种模式的特色在于:以终端市场需求为准则 , 根据卖出去产品的速度安排生产节奏 , 通过高效的供应网络 , 把零部件物流、工厂生产物流、销售物流融为一体 , 以达到生产与需求的稳定 。
2、路线规划图
出货流程的优化 , 只是一盘开胃菜 , 真正的主菜是:从产品设计到最终组装上市 , 整个供应链都在优化 。
库克重塑了采购方式、管理思路和库存周转体系 。 韦德布什证券分析师曾这样评价库克:他为苹果设计了前所未有的供应链 。
在iPhone这个长长的链条上 , 优势分工和立定标准是重中之重!这既保证了苹果的高水准产品 , 也保证了大家利益的一致性 。
《一只iPhone的全球之旅》一书中写到:iPhone手机在美国设计 , 在日本制造关键零部件 , 由韩国制造最核心的芯片和显示屏 , 由中国台湾厂商供应另外一些零部件 , 最后在深圳的富士康工厂里组装 , 然后运回美国 。
不过 , 看似合理的分布下 , 却处处体现出苹果的“阳谋” 。
3、做顶层操控者
每部iPhone有超过来自200多个供应商的零部件:内存芯片、调制解调器、相机模块、麦克风和触屏控制器等等 。
以iPhone 14 Pro Max手机为例 , 除自研的A16芯片外 , 它的屏幕源于三星 , 镜头来自LG , 芯片离不开高通、意法半导体等企业 , 生产和组装全线涉及到亚洲、欧洲、美洲多地的供应商 。
以最低的成本 , 控制供应商 , 是苹果供应链哲学的精髓 。
不过这其中 , 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被轻易拿捏 。 比如高通的芯片 , 尽管苹果跟高通一直以来积怨颇深 , 但现实是苹果依然离不开高通 。
中国台湾供应商主要承担系统代工 , 利润低但体量大 , 需求稳定 , 富士康、和硕基本是苹果的御用代工厂和采购大管家 。

国内和中国香港主要提供精密组件及材料供应模块 , 苹果操控空间大的环节就在于这些代工组装环节 。
首先 , 苹果在出资购买组装设备上从不吝啬 , 进而给人一种咱们都是一家人的错觉 。
在苹果的研报里 , 连续十几年每年上百亿美元资本支出中 , 有75%用于设备和软件购买 , 而这些设备都是提供给了苹果指定的代工厂商 。
据悉 , 曾经为了买高端CNC(数控机床)支持供应商 , 苹果凭一己之力“垄断”了该市场 。
除了给钱 , 还给人、给技术 , 只要你想成为代工厂 , 苹果前期会倾其所有的提供帮助 , 搁谁身上谁不心动 。
这背后又透露出两个隐形的条款:从生产线到技术监控 , 苹果都会涉足 。
比如 , 生产线要单独划给苹果 , 相当于专线专用;苹果建立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 , 则会实施监控工厂的进展 。
《中国电子报》援引供应链专家曾点评道:苹果运营团队可以借助“天眼”检测整条供应链的运行情况 , 借助海量的数据 , 运营团队可以基于每周的销售具体情况 , 以及零售渠道精确的库存统计 , 向外包工厂发出订购需求 。
早期来说 , 这对于果链的技术积累绝对有好处 , 可合作久了 , 你就会慢慢发现 , 苹果不但不专一 , 还是一个“甩锅”高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