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逐鹿万亿赛道:智能重卡规模量产的困境与进化( 二 )


在自动驾驶领域,互联网大厂也是一股不能忽视的力量。我们知道百度在自动驾驶领域可谓遍地开花,在智能重卡赛道,与狮桥科技、DeepWay联合打造的智能重卡“深向·星途第一代”也在去年九月亮相。深向星途智能重卡系列在发布会上宣称计划2023年商业化量产,2025年技术上实现L4级别。此外,阿里达摩院自动驾驶实验室、滴滴自动驾驶公司也在布局重卡自动驾驶研发。
我们可以从这些行业内跑在前面的企业管中窥豹,自动驾驶重卡赛道已经走完了测试的上半场阶段,向封闭场景中的商业化规模落地下半场进发。不过,要想从拥挤的自动驾驶卡车赛道脱颖而出,参与的玩家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暗礁丛生:量产的困境在商用车领域,我们知道其在一些特殊的场景中,可以率先应用级别相对较高的自动驾驶技术,如半封闭的高速场景,以及开放低速场景、封闭低速场景。对于智能重卡来说,在封闭低速场景上,落地最快,目前政策的法规也逐渐开放允许,障碍减少了很多。但在规模化的落地应用方面,智能重卡也面临诸多难题,限制了其规模化的进程。
自动驾驶|逐鹿万亿赛道:智能重卡规模量产的困境与进化
文章插图
1.智能重卡路测的政策与配套设施不成熟。对于自动驾驶的车辆来说,路测仍然是提高技术与安全的关键手段。在乘用车路测开放方面,各地政府的态度还是相对较为积极,而在高速路段的封测区域开放方面,试测的政策与开放程度就比较有限。主要的原因也是技术与安全方面的考量,但这也造就了滞慢发展的循环:不开放路测,技术进步缓慢,安全不能保障,政策又会更加保守。而路测开放的程度较低,更不用说真实开放试运行的道路。
2. 技术仍然需要较大的升级空间。无论是L3还是L4级别的路线,智能重卡的自动驾驶技术都相对不成熟,目前能够上路运行的智能重卡,都是以辅助驾驶的角色,一方面造成成本高企的局面,另一方面,行业的落地起步发展阶段仍需要市场的不断教育。
3.安全与保险的规范与政策缺位。智能重卡一旦出现安全事故,权责的判定与保险的赔付等方面,目前没有明确的规范,模糊与空白的规则与政策等灰色地带,遏制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这些“减速带”的存在,也使得智能重卡的发展整体来看,呈现出呼声高涨、订单爆发、落地有限的矛盾态势。而这一局面短期内不会发生较大的改变。
智能重卡的无人驾驶技术成熟度不仅限制智能重卡的安全性,也限制其进入商业的市场能力,能否提升到较高水平,形成较高的可复制性是智能重卡企业需要共同努力的方向。规模化的落地意味着商业模式的成熟,基础的通用性、安全性、成本等问题亟需解决才有可能规模化落地。
两条腿进化:电动化+智能化在全面进击和大浪淘沙的发展势态下,智能重卡的发展也有个比较明显的进化趋势:向电动化和智能化发展。在国内的商用车造车势力中,两大趋势正在深刻影响着商用车造车行业。一是“双碳”目标背景下,绿色的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二是5G网络向5G-Advanced新标准(5.5G)演进,助力自动驾驶等车联网、物联网场景的车路协同商用加速。新能源+智能化,已经成为智能重卡电动化智能化演进的不可逆大势。
在《2020年中国电动车换电市场运营模式及经济性分析报告》中,我们会发现智能重卡在减碳方面的改革价值。在报告中,据悉每1000辆换电重卡每年可以减少14万吨二氧化碳和1.25万吨污染物排放,能耗费用较燃油车节省5-10%,节能降碳成效显著。受长期减碳政策的推动,预计到2025年,电动重卡将呈现井喷式发展,市场容量将达到14万辆,其中,短途重卡将达5万辆,城市物流车和城市轻卡预计将突破9万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