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浙江日报浙江新闻客户端见习记者 涂佳煜 通讯员 柯溢能我们的一段声音|浙大推出新型语音信息掩蔽技术 量“声”定制反窃听系统( 二 )


这种“精准投放”的干扰产生了一举两得的效果 。 “因为只需插入部分音素 , 而不需要全频段的噪声盖住所有声音 , 设备发出的超声波的能量就会低很多 。 ”黄鹏说 , “此外 , 因为音素噪声和用户的音色非常接近 , 所以几乎无法被算法后期去除 。 ”
实验结果标明 , 在办公室环境中 , InfoMasker可以使得不同位置的智能设备录制的语音的识别准确率下降70%以上 。 在鲁棒性方面 , 音素噪声的抗剥离能力尤为优秀 , 现有的降噪算法和语音分离算法均无法有效去除此类噪声 。
本文转自:浙江日报浙江新闻客户端见习记者 涂佳煜 通讯员 柯溢能我们的一段声音|浙大推出新型语音信息掩蔽技术 量“声”定制反窃听系统
文章图片
InfoMasker原型机
从团队向我们展示的照片中可以看到 , InfoMasker的原型机由一个直径30厘米左右的球状超声发射阵列、一个功率放大器和一个信号发生器组成 , 其中信号发生器也可以用小型开发板替代 。 薛峰告诉采访人员 , 团队正积极将该原型机工程化落地 , 未来还将把它做得更为集成、精巧、便携 。
在薛峰看来 , 我们面临的语音安全风险比一般人想象中要大得多 。 “市面上存在成千上万没有通过审核就上架的app , 它们都可能诱骗用户授权麦克风权限 , 甚至一些小程序也可以录音 , 如果不法分子想获得用户的语音数据 , 拿去贩卖 , 或者用于深度伪造、电信诈骗 , 可以钻的漏洞其实非常多 。 ”
不仅是手机 , 近年来 , 智能音箱、语音助手等智能设备遍地开花 , 但目前对这些设备的立法监管远不及手机应用那么完善 , 相关设备厂商对网络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也亟待加强 。
“法律保障固然是重要的一环 , 但技术更需要走在前头 。 ”薛峰说 , 相比出台法律、实施监管所需要的长周期 , 快速迭代的技术更能在新兴的网络安全领域 , 对各种新型的入侵手段实现迅速的反制 。
网络空间安全防护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 。 除了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之外 , 浙大网安学院也正从软硬件系统安全、人工智能安全、网络与通信安全等方面开展技术攻关 , 既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 也为公众的隐私安全保驾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