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在线-西藏频道
为了改变恶劣的生态环境,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藏山南市紫龙县的人们开始了一场保卫家园、植树防沙的战斗 。最终,通过不懈努力,探索出了“林草结合、林草护林、林固沙”的经营方法,在紫龙流域筑起了生态安全屏障 。生态脆弱的紫龙流域,逐渐实现了向良性生态的转变 。得益于良好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毕业后回来,投身于建设家乡的进程中 。他们知道家乡的发展潜力无限 。
生态向好 产业依托有优势
在紫龙县的几天采访中,采访人员发现气候环境越来越好,老百姓的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 。走进紫龙县“菜篮子”工程园区,有西蓝花、小米椒、西红柿、豆类、油菜等40多种蔬菜 。工人们正忙着收割和运输 。
文章插图
工人收割小米辣椒 。李海霞
“过去,一年四季都有萝卜、白菜和土豆 。想吃新鲜的,就得从外面买,品种不多 。现在大家都来公园直接买,选择多,价格便宜 。最重要的是这里的蔬菜不是农药,绿色健康 。”卓嘎周末开车去买菜 。
文章插图
新鲜卷心菜将供应给紫龙县农贸市场 。李海霞
目前园区年产量达200万斤,主要供应县城学校和政府食堂 。在园区工作人员塔杰看来,这样的福利,离不开紫龙县几代人的努力 。“举个最明显的例子,既然那边的沙棘林挡住了吹向园区的风,我们种植的蔬菜就不会轻易被冻坏 。”塔杰指着不远处的一片沙棘林告诉采访人员 。
此外,紫龙县的蔬菜产业和奶牛养殖也实现了循环农业 。公园里的废弃菜叶是奶牛运到农场时最好的饲料 。农场的粪便可以为公园提供天然的有机肥料 。同时,农场排出的废水经过处理后,可以用来灌溉饲草田,完全没有浪费 。
管理年轻化 大学生成主力军
采访中,采访人员发现越来越多的青年大学生走上了管理岗位,他们的平均年龄为25岁 。2019年,大学毕业后,扎西王杰选择回到家乡 。“现在我的家乡发展得越来越好 。我们回来工作,有更多的选择 。出门可以看到很多绿色,心情也很好 。”短短两年,他已经成长为一名成熟的技术员,在紫龙县“菜篮子”工程园区提供技术指导 。
文章插图
扎西王杰在蔬菜大棚里看花椰菜的生长 。李海霞
紫龙县聂雄高标准奶牛场副厂长卞八次仁今年26岁,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 。凭借先进的管理理念,短短几年时间,农场从一个小合作社发展成为“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的成熟企业 。“这份工作给了我成就感 。”卞巴次仁自豪地说 。
下午5点,是挤奶时间 。农场早已放弃传统的手工挤奶,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操作车间 。全自动旋转挤奶设备利用全自动粪污处理系统,对奶牛的粪便进行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形成“奶牛养殖-沼液还田-牧草种植”的绿色循环养殖模式 。
文章插图
全自动旋转挤奶车间 。李海霞
像边巴次仁这样的年轻人还是很多的 。“目前我公司在校大学生87人,分布在人事、财务、市场等管理岗位,为公司发展注入了活力 。”山南永创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经理达瓦金扬介绍 。
可见,青年大学生已经成为建设家乡的主力军 。他们带着知识和技术回来了 。作为年轻的管理人员,他们正带领家乡走向更好的地方
的方向发展 。
在很多人眼里,他们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官”,非常了不起 。“刚来时,一些老员工很不服气,觉得我们的技术听起来花里胡哨的,没啥作用 。可是时间一长,他们慢慢发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还会主动找我们探讨 。”扎西旺杰笑着说 。
文章插图
边巴次仁在泌乳牛车间 。李海霞 摄
转变观念 市场就业成为更多人的选择
2018年,扎西次仁从大学毕业后,没有按家人的意思考公务员,端“铁饭碗”,而是到隆子镇新巴村扶贫苗圃工作 。“在内地上学时,我发现同龄人的思维特别活跃 。还没毕业,他们就已经开始寻找就业、创业机会了 。咱们藏族的大学生也该有这样的活力 。”扎西次仁说 。
技术就是生产力,因为工作踏实努力,很快他就成了苗圃管理人员 。在他的带领下,去年苗圃收入200万元,其中,50万元用于几名大学生就业者工资发放,3.6万元用于贫困户分红 。
文章插图
扎西次仁的苗圃基地 。李海霞 摄
“大学生每个月工资有6000多元,年底还能分红,很多人都羡慕呢 。以前,在我们这儿,大家觉得只有考上公务员才叫有出息 。现在不一样了,家里人看我现在这份工作挺好,也就不再提公务员的事儿了 。”扎西次仁告诉采访人员 。
【青年返乡创业的案例,大学生回乡创业例子】年轻一代的就业观念在转变,企业也越来越重视人才 。和扎西次仁一样的大学生不在少数,他们看到家乡发展越来越好,主动回来就业创业 。“前几天,有同学打电话说想创业,但目前还有些困难 。所以,想来我们这儿工作,积累一些资金和经验 。”扎西次仁告诉采访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