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湖资本|新电商时代图景:人才“下乡”,农货“进城”( 二 )


近年来 , 像徐娥和王传宝这样从城市返乡创业的新农人越来越多 。 据拼多多发布的《2021新新农人成长报告》现实 , 截至2021年10月 , 平台95后新农人数量已超过12.6万人 , 占整体涉农商业超过13% 。
这些新农人们与守着土地过了大半辈子的传统农人不同 , 他们虽然生于乡土 , 却成长于移动互联网时代 , 并且大多有过在城市学习工作的经历 , 天然对商业世界有着自己独到的认知 , 他们返乡创业就如同上世纪知青们“上山下乡”般 , 将多年来的积累反哺给一线农业 。
但新农人们的返乡创业路也并非是一帆风顺的 。
徐娥与黄颐的夫妻档创业就曾接连两年亏掉100多万 。 徐娥夫妻从2019年开始正式成为线下批发市场供货商 , 除了老家秭归盛产的脐橙 , 他们也看好四川蒲江的猕猴桃 , 并预付了120万定金提前包下了当地一整片猕猴桃园 。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 , 就当徐娥已与批发商谈好价格准备联系发货时 , 当地果农告知她因为冰冻天气 , 猕猴桃的表皮被冻裂 , 果肉也受到了损伤 , 已无法正常食用 。 纵使徐娥有万般不甘心 , 并与丈夫迅速赶到蒲江选了一车猕猴桃回来 , 最终也只卖了不到10万元 , 眼睁睁看着剩下100多万打了水漂 。
更难的还在后面 。
2020年徐娥和黄颐把农货销售的重心转到了彼时大热的社区团购平台 。 但没人能想到 , 一度风光无两的赛道短时间内就迅速被挤破了泡沫 , 随着新平台陆续的倒闭 , 徐娥夫妻再度损失了近百万贷款 , “每天被各种催债 , 电话都不敢接” , 徐娥说那段时间非常煎熬 。
福无双至 , 祸不单行 。 2020年秭归县也遇到冰雹恶劣天气 , 部分脐橙果面因此留下些许疤痕 , 被批发商告知只能低价收购 。 退无可退 , 徐娥一气之下把脐橙尽数拖回家 , 尝试在拼多多上开店售卖 , 并在产品页面注明了“冰雹橙但不影响口感”的字样 。
勤劳坦诚的生意人终于迎来了曙光 , 这批货最终借助电商平台赚了几十万 。
经过几次坎坷波折的农货销售 , 徐娥夫妻俩意识到 , 要想在这个行业走得更稳更长久 , 就必须要有自主可控的销售渠道网络 , 同期兴起的新电商平台正给了她们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 而借助新电商的流量风口 , 农货也找到了一个数字化的上行途径 。
农货数字化背后的新电商 如果进一步总结近年来崛起的新农人们的共性 , 会发现他们不仅是一批拥有高学历、懂经历懂管理、擅长整个产业链上下游的年轻人 , 更显著的一个特征是 , 他们不约而同地成为了第一批通过新电商来变革传统农货销售方式的实践者 。
新电商的到来率先对传统农货繁复的销售链路发起了挑战 。
李宁对此的体会非常深刻 。 新农人李宁的老家在河北省高阳县 , 当地及附近的农村都盛产山药 , 早年间李宁借助老家的特色农产品优势做起了山药批发 , 将老家的山药拉到天津的批发市场去买 。
虽然当时的销量很大 , 但李宁发现作为农货销售产业链最上游的农人们其实并没有定价权和话语权 , 赶上货源多的时候 , 市场上的山药价格被压得非常低 , 甚至得赔钱卖 , 反而是层层叠叠的中间商赚得盆满钵满 。
但这一切在新电商模式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以拼多多推行的农货产地直发为例 , 新农人们不必再借助经销商的线下渠道来卖货 , 而是可以自主地选择合适方便的物流合作方 , 通过互联网电商平台实时向全国消费者直接销售农货 。
这种将产地、农户和消费者直连的新电商模式 , 极大地实现了农货上行通道效率的最大化 , 增加了源头农户和商家的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