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箱|撕掉大厂生态的假面

机箱|撕掉大厂生态的假面

出品|虎嗅科技组
作者|张雪
封面|CFP
在刚刚结束的2021年 , 时而火热 , 时而降温的SaaS行业又发生了很多有意思的新现象 。
除了更加明显的马太效应外 , 今年市场的一个新变量是字节跳动作为公有云市场的新入局者 , 开始搭建自己的生态 , 也就是所谓的“万有计划” 。 当然 , 在此之前阿里、腾讯和华为等公有云厂商也都发布了不同的SaaS生态战略 , 这些也成为了不少SaaS初创企业的新选择 。
一些曾被找到过的SaaS公司告诉我们 , 他们的销售话术一般都非常夸张 。 最常见的承诺就是 , “我们希望贵公司早期加入 , 这样你就可以拿到可观导流和分成 , 同时通过平台的资源加持 , 帮你去找需求 , 拉订单 。 ”
也有公有云厂商会甚至还会说 , “我们会利用全国各地的渠道可以帮你们去卖产品 , 但双方事先需要敲定一个基础价格 , 具体到销售过程中 , 即使卖的更低 , 也会优先保证你的收益 。 ”
其实 , 从市场分工来看 , 一方面 , 这些大厂对外坚称不会碰SaaS应用 , 它们需要创业公司来丰富自己的应用和能力 , 另一方面 , 创业企业在早期常常会遇到获客难 , 成本高 , 品牌知名度低等烦恼 , 加入大厂生态 , 是它们肉眼可见的一个捷径 。
生态也是中国SaaS环境的独特之处 , 毕竟SaaS行业延续了互联网厂商的打法 , 而在中国市场 , 最具特色的互联网产物就是生态 。
在外界看来 , 公有云大厂与创业企业共建SaaS生态是各取所需 , 一拍即合的双赢买卖 。 然而 , 在我们与创业者交谈后 , 发现真相并非如此 。
谁在真正获益?
转眼间 , 新冠疫情已经进入了第三个年头 。
不可否认 , 在疫情催化下 , 企业和个人的生活方式都已经发生了不可逆的改变 , 这之中最受益的是SaaS行业 , 再往下细分 , 以钉钉、企业微信和飞书为主的协同办公软件则是被企业和大众最先接受的 , 如今也最为普及 。
最新数据显示 , 钉钉用户数已突破5亿 , 包括企业、学校在内的各类组织数超过1900万 。 同样 , 企业微信也在奋起直追 , 微信公开课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 , 每1个小时 , 有115万名员工在使用企业微信 , 服务微信上面的用户 , 产生了1.4亿次的服务过程 。 飞书方面 , 虽然失去了先机 , 但也收获了450万的用户体量 。
如此一来 , 这三家企业似乎覆盖了国内协同办公市场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 , 也正是因此 , 他们也掌握了企业的流量入口 。
作为被互联网市场教育的一代 , 我们很容易用惯性去思考问题 , 比如用在C端的流量为王的打法去撬动B端市场 。
此外 , 摆在SaaS厂商面前的拓客方式非常有限 , 一堆销售 , 二堆投放 , 三就是加入大的平台 。
而很多SaaS创业者天然对这些大厂有敬畏之心 , 相信大厂未来会在云上发力 , 可能带来一些客户流量 。 再加上一些比较“诱人”的巨额补贴、资源倾斜和项目分成 , 所以对SaaS厂商来讲 , 加入大厂生态 , 有时甚至是一种荣幸或者“恩惠” 。
“有很多人控制不了这个可能性 , 觉得还是有很大机会 , 可这个事情不是个确定性战略 , 极有可能加入了好几年 , 啥都没有 。 ”一位不愿具名的创业者谈到 。
的确 , 有创业者告诉我们 , 在加入大厂初期 , 给公司带来的加持还是比较明显的 , 尤其在品牌知名度方面 。
但具体到关键的拓客指标上 , 推进的难度非常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