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众|符号营销的规划设计,那些应该被规避的营销陷阱( 二 )

  • 只有自己能懂:文字、广告语、设计等方面常犯的错误,只有策划者能懂的符号,受众群体不明其意;
  • 太过超前的设计和表达:冷门或只有少部分有相关知识和素养的人可以看懂可以理解,大部分人无法理解,无法认同,不能产生情感共鸣;
  • 关联性差:词不达意,不能确切的传递出所表达的意思。亦或者,表达出的意思与本体关联性不强,甚至可能毫不相干。
  • 这六项陷阱其实都说明了一个问题:上帝视角。
    掉入陷阱中,就已经决定了,断绝与受众群体的链接。
    而避开陷阱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只有两个字:关联。
    在这一条关系链上,与哪些元素产生关联?与哪些行为有关联?与哪些场景、物品、人、心理等等有关联?
    那么关联之后呢?
    关联之后需要做的就是影响。
    符号,就是最直观,最能被感知,最能施加影响的。
    所以,符号在营销传播中应当怎么运用呢?
    答案是构建系统的符号。
    独立的符号只能影响一时,系统的符号才可以长时间的产生作用和影响。
    从以下五方面进行思考和设计:
    受众|符号营销的规划设计,那些应该被规避的营销陷阱
    文章插图
    1.元素强化,彼此协同:列出产品/品牌相关的所有可以影响到和被受众群体接触到的元素。比如:LOGO、包装、色彩、质感、文字、声音等等元素。
    尽可能的放大能影响的受众群体的元素,叠加作用和影响。
    2.注重情绪引导:引导喜怒哀乐,产生共情,呼唤记忆和体验,促使做出感性决定。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生硬的进行情绪引导。
    最常见的方式:某些特定的节日或事件引起的,公众性情绪反应,进行适当的引导或加强。
    引动群体情绪与个体情绪的区别是,让群体情绪爆发在同一个点上。
    最难的方式:经过长时间的情感培养,与受众群体共同经历过的,对受众群体有过影响的,值得铭记与怀念的。这是一种长久的陪伴,长久的触达,共同留存下来的,也是最困难的一种情绪引导方式。(这种难并不是方法上的难,而是体现在时间上)
    3.高频行为关联;与场景、习惯、生活等高频行为产生关联,重复强调某种高频行为,而不是一味地突出产品怎么好。
    以某种高频行为诱因,在激发高频行为时,第一时间联想到就获得了成功。
    4.便于传递:在三个方向做文章。
    其一,使受众群体乐于分享,自主自发地传递信息,而非“胁迫”。最简单的方式莫过于使其与分享者产生强关联性,激发分享者的表现欲,分享话题(内容、产品、品牌等)既是分享自己;
    其二,方便传递,简化不复杂。口述分享时方便表述,几句话甚至一两句话就能描述的出。接受信息者同样容易接受,识别起来简单,通过描述就可联想出基本状态;
    其三,印象深刻,做到传递不是目的,目的是让人记住,留下深刻印象,能成为每个信息接受者的话题或谈资。
    需要有一个注意事项,尤其是作为谈资、口述传递,过程多了会容易变形,或丢掉信息或夸张某些部分或添油加醋,所以一定要增强传递的核心,并且围绕核心打造,让传递的内容具有明确的指向性。
    5.易于识别:记住三个关键词方便、简单、突出。方便的容易产生联想,通过某些日常信息即可触动;简单的容易记忆;突出的引起关注,提升兴趣,增强识别。提高粉碎效应的考验。
    这五个方面,既可以融合,也可以独立思考和设计。
    强调一下“符号”的重要性。
    比如相亲或者找对象,一个人内心很善良、有爱心、很体贴,但是这个人的外表邋里邋遢,或者长得比较丑,或者是奇装异服的装束,总之第一眼就被这个人身上的“符号”给劝退了,那么你还有兴趣去了解他的内心吗?还有想法与他接触要认识他的为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