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导|波导之“殇”:“手机中的战斗机” 为何跌落神坛?( 二 )


奉化波导成立时 , 总投资 1000 万元 , 其中四人创业团队以技术入股 , 折合为 490 万元 , 占比 49%, 创下当时技术入股最高纪录 , 四人所占股份分别为:36%、18%、18%、18% 。
四人中徐立华年纪最大 ,29 岁 , 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 其他三人都是 28 岁 , 分管财务、人事和技术 。
他们的实验室是租当地农民的房子改造而成 , 入冬后 , 没有暖气的江南小镇清冷 , 房子四壁透风 , 很多员工手脚生了冻疮 , 但无人发出怨言 。
1993年4月 , 徐立华团队终于研发出中国第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文寻呼机 。 当时寻呼机市场异常火爆 , 生产厂商摩托罗拉虽然扼住了技术的喉咙 , 却对中国市场的潜力预估不足 , 长期缺货 。

因此 , 波导中文寻呼机一进入市场 , 便成了抢手货 。 仅仅这一年 , 波导实现产值 2100 万元 , 利税超过150万 。

1996年 , 波导先后在北京、宁波、昆明、武汉和成都等地开办寻呼台 。 1997年公司寻呼的产销量达到32.5万台;
1998年 , 波导事业如日中天 , 全年生产销售寻呼机超过100万台 , 波导寻呼机销售额达到 2.2 亿元 , 手握国内寻呼机市场 20% 的市场份额 , 占有率全国第二 , 仅次于摩托罗拉 。
此时已是1998年底了 , 寻呼机被手机全面取代的趋势已现 , 波导面临着一个转折关头 。

一个企业家 , 进入一个行业 , 是一个技术、一个眼光 , 但是 , 退出一个行业 , 也是一个眼光 。
正当外界都觉得波导在传呼机领域春风得意时 , 徐立华的波导团队却看到了危机 , 由于一直紧盯日韩和港台市场 , 徐立华等人清楚地看到在这些经济更为发达的地区 , 寻呼机市场正在手机压制下急剧萎缩 。
徐立华敏锐意识到 , 虽然当时手机的价格远高于寻呼机 , 可手机越做越小 , 越做越便宜 , 当价格跟寻呼机价格接近时 , 通讯更方便的手机一定会取代寻呼机 。

于是 , 徐立华当机立断 , 指挥波导开始转型研发手机 。 这次转型 , 让波导成功避开了迅速萎缩的寻呼机市场 , 赶上了第一批国产手机发展的热潮 。
不得不说 , 后来波导手机的发展和壮大 , 无不展现出徐立华的魄力和胆大 。
为了拿到贷款 , 徐立华引入宁波电子信息集团 , 借国企身份从银行贷款2亿多 , 建立了厂房和生产线 。
1999年5月 , 在手机牌照申请无果的情况下 , 徐立华居然引入法国最大的手机生产商萨基姆的技术和生产线 , 一口气生产了2万多台手机 。
后来经过了几年的努力 , 从1999年开始到2008年 , 波导和萨基姆公司合作 , 实现了中国手机的第一品牌 , 成为中国为数不多的百亿级企业 。
近十年的时间 , 波导迅速崛起 , 成为中国国产手机的状元 , 一度占中国手机销量的50%以上 , 并连续七年位居国产手机品牌销量第一名 。

2G时代 , 波导手机在江湖上扬名立万时 , 小米董事长雷军还在忙着将金山公司送上港股 , 华为(荣耀)手机更没影儿 。

波导首创的“自主营销渠道 , 服务销售终端”的手机营销模式也被国内手机厂商广泛采用 。
那么 , 究竟是什么原因 , 导致了波导的衰落呢?
波导手机在运作过程中有两个问题一直没有解决问题 , 一个是自我研发的问题 , 一个是它的盈利问题 。
彼时 , 波导发现做手机不挣钱 。 所以在2008年 , 就做了一个决定 , 就是终止了和萨基姆的合作 。 同时转型做汽车 , 这个时候悲剧就来了 。

其实在2008年到2010年 , 这个时候是智能手机孵化阶段 。 像苹果、小米、华为都是在这个时候慢慢布局智能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