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提出新型晶体管原理,为构建多模态神经网络提供理论基础

研究半导体已有多年的刘川教授 , 一路走来都非常“直溜” , 既有专业选择上的一以贯之 , 也有科研生涯上的稳行高处 。
本硕博毕业于清华和剑桥的物理系 , 获得博士学位后 , 他先后在半导体产业较为发达的日本和韩国工作 。 后于2014年回国加入中山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 主攻半导体材料和原理 。
中山大学提出新型晶体管原理,为构建多模态神经网络提供理论基础
文章图片
图|刘川(来源:刘川)
他说:“我在日本国立物质材料研究所工作时 , 可以和一些高端半导体制造设备厂商共同研究 , 在他们的研发早期就能尝鲜使用厂商的设备 , 并通过双方的互动和反馈 , 根据设备使用情况提出修改的意见 。 另外 , 在日本的科研环境中 , 会不自觉地做得尽可能细致和深入 , 这也给我如今的科研工作风格带来了影响 。 ”
而在韩国东国大学的工作环境中 , 他与合作教授以及企业的互动也比较频繁 , 但更加注重结果导向 , 节奏也比较快 。
“可以说 , 在韩国的工作经历 , 在研究速度上给我提了一大截 , 也给我现在的科研工作中引入了进度控制的理念 。 在日韩的工作经验 , 分别从慢节奏的深入细致和快节奏的目标导向 , 给我带来了沉浸其中的体验 。 而现在 , 我也希望在二者之间做好平衡 。 ”刘川表示 。
而在前不久 , 他和团队的一项研究成果 , 解决了电解质栅晶体管在工作机理、调控方法以及潜在应用上的一些问题 。 为构建多模态的晶体管和神经网络 , 提供了底层的器件基础和理论基础 。
同时 , 也能为制备和实现多模态晶体管的材料筛选、结构设计、编程应用、特性分析等 , 提供理论参考 , 还可以为开发神经形态计算的研究者提供基础硬件模型 , 以及为高密度低功耗的多模态神经形态硬件提供网络架构 。
中山大学提出新型晶体管原理,为构建多模态神经网络提供理论基础
文章图片
(来源:NatureElectronics)
中山大学提出新型晶体管原理,为构建多模态神经网络提供理论基础
文章图片
结构更简单、功能适应性更强的晶体管新原理
据介绍 , 晶体管作为基本的计算单元 , 已被广泛用于人工突触模拟、神经形态计算等研究中 。 作为其中的一类 , 电解质栅晶体管展现了诸多优势 , 比如低工作电压、高输出电流、以及模拟突触长期记忆和短期记忆的能力 。
然而 , 对于这些新现象 , 此前报道往往集中于分析其中某一种现象 , 而多种现象之间的本质联系是什么?至今依旧缺乏一个统一机理 , 去对其进行描述和理解 , 因此也就难以系统性地控制器件性能 , 更难以在神经形态计算中加以利用 。
该团队注意到 , 虽然电解质栅晶体管的复杂性貌似一团“乱麻” , 但是串联这些纷繁现象的根本原因和主要线索 , 便是电解质中离子在电场中的动态过程 。
其逻辑链条如下:离子的瞬时动态和既往历史 , 共同决定着电解质的界面电容 , 从而动态地影响着晶体管内半导体的界面电势 , 进而影响晶体管的工作电流 。
可见 , 离子动态电容的复杂性 , 一方面会增加晶体管工作时的静电势、有效电容、沟道电荷电流的复杂性 , 一方面也为解释电解质栅晶体管的多种特性提供了基础 。
为了解耦上面提到的多个动态变化的参数 , 该课题组推导出一种紧凑型理论 , 解决了固态电解质栅晶体管中时间和门控电流的复杂问题 。
理论研究表明 , 受到栅电压的驱使 , 离子会在半导体介电层界面逐渐积累 , 此时界面电势和动态电容会随之增加;但是 , 当离子浓度达到饱和 , 界面电势也会到饱和 , 让动态电容随之减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