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纾模式」造车,能让华为追上特斯拉吗?( 四 )


正如林纾能把直白无趣的翻译腔 , 「再翻译」成国人喜闻乐见的文体一样 。 把握住终端的喜好 , 永远是关键 。
车聚小结
「林纾模式」是华为非常聪明的一个战略 , 但也有风险 。
林纾晚年因为反对如火如荼的白话文 , 而被当时的“新青年”指责甚至唾弃 。 说明读者的口味会随时代变化而快速变化 , 得一时民心不一定得一世民心 。 固守于文言文的优雅 , 可能失去更多机会;偏执于手机上的2C经验 , 不一定全部适用于汽车消费者 。 这是需要华为思考的第一个点 。
如今的专职翻译越来越少了 , 为什么?AI越来越发达了 , 机器翻译水平正快速接近专业人士的水平 , 而且速度快、完全免费 。 那么华为的HarmonyOS鸿蒙系统 , 能领先多久呢?互联网造车的精髓是:开放、透明、共享 , 更多企业开放专利、协作开发、推陈出新 , 都会让华为引以为傲的操作系统面临挑战 。
而且 , 还有这一切背后的芯片 , 仍在被人卡脖子 。 国产芯片供应商「芯海科技」已经加入鸿蒙“八大金刚”阵营 , 未来可期但有待市场检验 。
最后林纾未输 , 希望华为有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