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单|"听歌年度报告"背后,是头部音乐软件的圈地战争( 二 )


02 网易云更需要年度听歌报告年度听歌报告玩法始于网易云2017年年初发布的“专属音乐日历”,之后为了便于用户间的分享和传播改名为年度听歌报告。网易云当时靠歌单推荐算法走红,年度听歌报告的出现是平台社交和算法优势的延伸,让冰冷的歌单也能充满温度。
歌单|"听歌年度报告"背后,是头部音乐软件的圈地战争
文章插图

在音乐独家版权未开放前,年度听歌报告是网易云刷市场存在感的主要方式之一。一方面,歌曲列表的逐渐变灰让许多用户放弃网易云选择其他平台,网易云听歌报告的出圈能在一定程度上唤起部分老用户的回忆,使其重新回到网易云的大家庭当中。
另一方面,面对腾讯音乐强势的市场表现,网易云手里能打的牌并不多,算法+歌单是自己为数不多的优势。无论是每日推荐歌单还是年度歌单,能够用算法智能分发平台有版权的歌曲给用户,以去中心化的理念降低头部歌曲/歌手的权重,将用户的注意力转移到平台有版权的歌曲上,提升平台粘性减少用户流失。
笔者认为,无论是独家音乐版权放开前还是放开后,网易云都需要靠年度听歌报告等形式去凸显平台的价值与“个性”。在市场层面,独家版权的开放只是让市场玩家都拥有购买音乐版权的资格,不至于受独家协议的困扰,至于怎么买、价格高低等问题都要与版权方谈判。网易云的曲库要想达到QQ音乐的水平,不仅要花钱还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在这段过程中还得靠平台优势留住用户。
在平台运营层面,持续扩圈的网易云正面临持续亏损的问题,新用户的到来并未让网易云更赚钱。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0年,网易云月活数由1.05亿提升至1.81亿,但尴尬的是,亏损也由20.06亿增长至29.51亿,其中的一个原因是用户的增长并未带动“每月每付费用户收入”的增长,单价由2018年的8.9元降低至2020年的8.4元,今年上半年时更是降到6.8元。
平台用户粘性的下滑,使得网易云无法吸引更多用户付费,进而导致月均付费单价被拉低。在曲库数量处于劣势的情况下,网易云只能通过歌单等形式促活,维持住基本盘,再通过周边商城和直播等渠道提升收入。
在当前的在线音乐市场中,平台想靠单纯的音乐订阅服务实现盈利还很难。近年来网易云音乐订阅服务的营收占比在不断降低,而涉及直播的“社交娱乐及其他”业务的营收占比提升到了46.4%(2020年)。
网易云的发展模式与腾讯音乐类似,都想试图通过泛音乐服务的发展达到盈利的目的。在此过程中网易云仍要靠社交和算法优势调动用户对其他服务的消费兴趣。当前,网易云年度听歌报告中关于用户付费记录的环节,也算是一种对用户付费的鼓励,此后的玩法还能更多元,除了付费歌曲外,还可以记录用户在平台上的每一笔支出。
03 尾声年度听歌报告便于用户了解自己的听歌历程,但音乐版权的割裂和算法的不成熟问题降低了歌单的实际参考价值。
其一,受版权问题的影响,许多用户在手机里安装有多个音乐软件,平台的不同让单一的年度听歌报告无法代表用户的真实喜好。用户仍需同时查阅多个不同歌单,才能了解自己在这一年中较完整的听歌经历。
其二,现在的歌单算法过“硬”,多是分析用户听歌的数量、种类和时间来生产报告,年度歌单可以增加更多变量,提升报告的精确度,或让用户有选择修改细节的机会,删改掉部分歌曲。笔者身边的朋友反馈称,自己的账号不知被谁拿去听了一百多遍的其他歌曲,导致歌单中的年度歌曲和歌手都不是自己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