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无人车上路,「造火箭」的轻舟智航开启「二级加速」

无方向盘、驾驶座、刹车油门的全无人驾驶车Robobus , 上路武汉 。 定名「SharingBus」 , 由轻舟智航与东风悦享紧密携手、联合打造 , 今天正式亮相 。
双方宣布 , 将在前装量产、定制开发、优化迭代等领域开展长期深度合作、共同探索实践无人驾驶商业化运营模式创新 , 首批落地50辆SharingBus , 未来在全国范围内将逐步落地300辆SharingBus 。
真无人车上路,「造火箭」的轻舟智航开启「二级加速」
文章图片
据了解 , 「SharingBus」将在武汉经开区军山新城落地“轨道交通+无人驾驶微循环”场景 , 应用于多条无人驾驶接驳线路 。
这是武汉「无人驾驶之城」规划的重要一步 。 同时 , 也是轻舟智航实现「将无人驾驶带进现实」目标的重要战略一环 。
上周末 , 轻舟智航还公布了一条视频 , 演示了一辆无人驾驶汽车在城市晚高峰时段穿梭自如、接送网约乘客 。 一系列老司机般的熟练操作 , 似乎为SharingBus的技术能力 , 做了提前背书 。
仅成立两年多的时间 , 轻舟智航就实现城市高峰时期公开道路的全无人驾驶 。 同时作为Robobus领域的领跑者 , 轻舟智航「火箭般」的发展速度 , 已显露无疑 。 自创立伊始就曾提出的「造火箭」的概念 , 正在成为现实 。
而在笔者看来 , 从Robobus赛道切入 , 到携手车厂深度绑定 , 这支「火箭」 , 也跑出了轻舟智航的商业化轨迹 。
打通技术底座 , 最快实现Robobus商业化 , 一级火箭推进成功
在刚刚过去的圣诞节当天 , 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成功发射 , 它承载了人类探索宇宙的宏大愿景 。
运载它的阿丽亚娜5型火箭 , 是一个二级半结构的运载火箭 , 通过多级推进 , 将这颗人类有史以来最强大的空间望远镜 , 送入了预定轨道 。
“火箭分级的意义 , 就好像接力赛一样 , 逐级加速 , 越来越快 , 直至足够脱离地球的引力场 。 ”轻舟智航联合创始人、CEO于骞如是说道 。
这样的原理 , 完全可以对应到科技商业领域 。 一旦筑牢技术根基 , 加上明确清晰的商业路径 , 就能如同火箭一级、二级、三级加速一样 , 达到远超行业平均的增长速度 , 脱颖而出 , 鹤立鸡群 。
无人驾驶领域 , 莫不是如此 。
现在看来 , 轻舟智航的第一级火箭 , 就是首先在Robobus领域快速商业化 , 达到龙头地位 , 从而将海量优质数据高效利用 , 以此夯实技术能力 。
过去几年 , Robobus、Robotaxi领域的无人驾驶创新企业不胜枚举 。 相较于整车厂基于已有的车辆规模 , 选择从L2、L2+、L3、L4逐级进化的路径而言 , 直接从公共交通赛道切入 , 的确是一个另辟蹊径的做法 。
但在轻舟智航看来 , Robobus是L4自动驾驶最快实际落地的场景 。
第一 , Robobus处于中低速行驶 , 乘客对车速的预期可控 , 速度保持在20km/h到50km/h之间 。 是非常适合于自动驾驶初期发展阶段的应用场景 。
第二 , Robobus的行车路线固定 , 车辆可以在同一条线路上反复磨练 , 更能确保行驶安全 , 并可结合V2X实现红绿灯优先和预警 。 这是相较Robotaxi的最大优势之一 。
第三 , Robobus属于多人出行场景 , 在「四化」趋势下 , 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 而且结合城市轨道交通微循环接驳应用 , 市场需求和市场容量非常之大 。
这样清晰的战略思想基础 , 为实现Robobus的商业化落地和复制 , 奠定了基础 。
真无人车上路,「造火箭」的轻舟智航开启「二级加速」
文章图片
但要实现这一目标 , 还需要解决好两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