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京东方,更上层楼( 三 )


这打消了市场的杂音 , 随后的业绩 , 也印证了分析师的判断 。 但对于这家行业龙头 , 市场的要求显然更高 , 追问的声音也不绝于耳 , 其中被问到最多的话题是:京东方能否开辟出新的增长曲线 。
京东方为人熟知的第一增长曲线 , 来自于LCD的全球领导地位;而它的第二增长曲线 , 则源于OLED领域的弯道超车 。 这种“基本盘+弹性盘”的组合 , 对于一般意义的企业 , 已经构成了增长的来源 。 但对于京东方而言 , 它显然还不是未来的全部 。
2021年末 , 在这家公司内部 , 进行了一轮组织架构调整:它现有的显示事业整机业务、智慧系统创新事业及智慧物联首席技术官部分智能 , 被聚合为一个全新的业务群——集团物联网创新业务 。
熟悉企业管理的读者显然也会联想到 , 组织架构的调整与优化 , 与之相伴的常常是新的发展目标 。
这正是京东方组织架构调整的原因 , 也是第三条增长曲线的所在 , 在京东方 , 它被称为“屏之物联”发展战略 。
对于京东方而言 , 这并不是一个突然转向的动作 , 向物联网转型的伏笔 , 早在2016年即已埋下 , 与之匹配的组织架构 , 亦相应进行调整 。
在2018年 , 京东方将端口器件、智慧物联、智慧医工三大事业板块细分成7个事业群;在2020年 , 京东方确定了以半导体显示事业为核心 , MLED、传感器及解决方案、智慧系统创新、智慧医工事业融合发展的“1+4+N”航母事业群 , 建立起“三横三纵”组织运营体系 , 以及横向拉通的前中后业务平台 。
这种组织架构的调整 , 有着明确的指向——京东方希望在物联网市场内 , 实现更大的事业可能性 。
物联网的广袤规模 , 有着行业空间的实际支撑:根据中国产业发展研究院统计 , 2020年 , 中国物联网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1.66万亿元 , 到2022年 , 这个数字将突破2.12万亿元 。
在落地层面上 , 作为行业内的实践者 , 京东方在创新业务上的表现 , 正是这种市场增长的映射 。 在2021年前三季度 , 京东方的创新业务呈现出迅猛增长的态势 , 其中工业互联、智慧园区、创新商用器件等业务的增长率 , 均超过了100% 。
从更为细致的层面上 , 可以看出京东方物联网业务上的多条增长战线 。
在传感业务方面 , 医疗影像产品销量同比大幅增长 , 已向欧美日韩等全球高端医疗器械公司量产出货 , 还为全球首列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悬浮列车提供新一代智慧视窗解决方案 , 同时首次在乘用车后装领域实现奔驰V260智能窗的落地 。
而在智慧系统创新事业方面 , 京东方为中国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民生银行等全国2200家银行网点提供智慧金融解决方案;其智慧交通解决方案在太原地铁、北京地铁、青岛地铁等11个城市地铁线路以及大兴国际机场、首都国际机场等5个机场落地应用;智慧园区解决方案在北京、天津、重庆等20余个城市落地应用 。

智慧能源业务在推动“双碳”节能行动中取得突破性进展 , 基于自主研发的 BSEOS (京东方智慧能源操作系统)平台打造的 “源-网-荷”一体化的零碳综合能源解决方案陆续落地 , 在北京、合肥、江苏等全国范围内开展节能业务 , 助力打造“绿色工厂”、“绿色智慧城市”、“绿色学校”等新型业务 。
在智慧医工业务上 , 京东方先后在北京、合肥、成都、苏州等地布局多家数字医院 , 2021年1-9月 , 合肥京东方医院门诊量同比增长39% , 出院量同比增长81%;京东方旗下的知微生物30分钟全自动微流控核酸检测系统获得欧盟CE认证 , 助力快速核酸检测技术性能和效率的双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