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万维|全球航海十余载,昆仑万维深潜AIGC( 五 )


未来 , 如果说VR头盔是硬件入口 , StarMaker平台是内容生态基础 , 那么AIGC的应用真正成熟后 , 将会成为整个生态的“神经网络” , 让一个领域真正才从萌芽期走向成熟 。

03 彼岸 AIGC的爆火 , 让全世界看到巨大的技术前景 , 人们普遍认为 , 一场生产力的范式转移即将到来 。
今年9月 , 红杉资本发表了一篇题为《Generative AI: A Creative New World》(生成式AI:一个创造性的新世界)的文章 , 描绘了生成式AI的巨大前景:生成式AI覆盖了知识工作和创造性工作 , 而这涉及到数十亿的人工劳动力 , 至少可以使效率提高10% 。 在未来 , 生成式AI能够带来数万亿美元的经济价值 。
与上一代以视觉识别(CV)为核心的AI浪潮不同 , AIGC直接帮助人类完成基础性的创造类工作 , 直观展现了其价值 。 这让AI迅速走到了技术和商业化的交叉口 。 其终局 , 是会让整个社会的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 。
“AI和人类的关系 , 在突破临界点后 , 会发生质变 。 ”方汉对36氪表示 , AIGC真的“能给B端省钱 , 给C端省事” , 这是其商业化步伐走得更快的决定性因素——但另一方面 , 这也意味着 , 商业竞争会更快开启 , AIGC横跨各个语言和文化 , 玩家们的竞争从第一天起就立于全球化的语境之下 。
而在技术创新背后 , AIGC背后所蕴含的开源、全球化精神 , 是更值得期待和探讨的方向 , 也是昆仑万维重点押注的未来前景 。
AIGC是开源文化孕育的典型产物 。 如今成为全球当红炸子鸡的OpenAI , 尽管在全球火了一把 , 但其被质疑甚多的正是没有开源 , 只向外提供api服务 。
如今 , 海外的“大练AI模型”竞赛尚未停歇 , 但开发者们正在形成一个共识:AI大模型只有走上开源之路 , 才能长青 。
今年5月发布的AI大模型BLOOM , 包含高达1760亿的参数 , 就是一个证明——BLOOM的发起者BigScience , 是一个松散的协作型组织 , BLOOM更是由来自70多个国家的1000多名开发者共同训练而成 , 这个模型已经成为许多大厂大模型的有力竞争对手 。
因此 , 尽管中国市场在早期 , 但方汉认为 , 开源是在国内AIGC领域的破局之道——AI大模型的训练成本尚在高位 , 动辄千万美金起 , 若不打破大公司垄断局面 , 生态很难发展起立 。 而开源能够集中社会各方的力量 , 让技术跑得更快 。
昆仑集团从成立之初 , 就已经积极地在开源领域贡献力量 , 曾投资过PingCap等中国领先的开源数据库 。 而“昆仑天工”这一名称的由来 , 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 一本古老的技术百科全书 。
这一名称寄托着昆仑万维集团对技术的原始信仰 。 在12月15日的发布会上 , 昆仑天工更是宣布 , 已在GitHub上进行开源 , 未来也会投入更多资源 , 在开源社区的建设之中 。
昆仑万维的全球航程仍在继续 。 而AIGC将会成为元宇宙的基石和引擎 , 将为所有玩家打开全新的增量空间 。
“两年来 , 我们已经在昆仑天工上投入了数百张AI训练CPU , 以及数千万元的研发投入 , 这是扎扎实实的工作 。 但工作做得越多 , 越感受到市场之大 , 技术可能性之多 。 因此 , 我们也呼吁 , 希望通过开源吸引更多创业者和商业公司 , 加入到AIGC事业之中 。 ”方汉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