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人汽」“软件企业定义汽车”?起码在眼下都扑街了( 二 )



那么已经投入大笔资金的IT、ICT公司 , 就有三个选择:A是硬着头皮继续投入 , 从自己部署Robotaxi入手 , 先让公众觉得香 , 再倒逼主机厂合作;B是不玩了;C是直接自己造车 。 当然 , 这三条路不是单选题 。
谷歌无疑选了A , 在山景城自己玩 。 虽然Waymo CEO克拉夫西克已经因为5年没搞定商业模式自己有愧辞职了 , 但是生活还得继续 , 幸好谷歌财大气粗 , 耗得起 。 毕竟互联网插广告这买卖 , 利润率常年在50%上下晃悠 , 跟“抢银行”差不多 。
百度选了A和C 。 百度没谷歌那么豪横 , 节衣缩食推进 。 回想起王劲答应的“2017年自动驾驶商业落地” , 恍若隔世 。 阿奇来了大刀阔斧一顿调整 , 建立起阿波罗生态的架子 , 百度的智能驾驶战略就此有了航向 。

2019年 , 智能汽车事业部(L3)和自动驾驶事业部(L4)两大部门合并 , 两部门重叠的部门和人员都被“优化”掉 。 合并后的自动驾驶事业部 , 旗下包括自动驾驶技术部、智能汽车业务部、智驾地图业务部 。 这三个部门 , 分别与后来百度自动驾驶三个业务方向对应 。
这三个方向 , 就是目前百度的业务着眼点 。
而对莱福特、优步来说 , 则是直接不玩了 , 卖掉整个部门 。 滴滴APP还在关禁闭中 , 很神秘、很低调 , 其自动驾驶的业务规模很有限 , 外界很难知晓到底做到哪里了 。

小马智行、阿里和上汽合作的斑马 , 以及融资狂魔Momenta , 业务似乎都处于瓶颈期 。 虽然他们自己不这么认为 , 但迄今没人能折腾出一个像样的合作局面来 。 而寒武纪、地平线 , 似乎满足于做供应商 , 志不在此 , 不赘述 。
只有不灵光的主机厂才认为 , IT企业卖自动驾驶方案 , 只卖软件 。 软硬必然融合 , 底层数据通讯架构、算力平台 , 就算车企自己采购 , 也最好用供应商的方案 。 像Mobileye那种只把业务放在图像识别(传感器+解算芯片+固化软件)的 , 几乎没有 , 所以Mobileye的商业模式成功地立起来了 。
想赚钱还得熬着

现在国内已经有好几个城市允许Robotaxi道路试跑 , 但是宣称“商业运营”的 , 目前只有北京亦庄 , 小马智行和百度在玩 。 其实和试跑差不多——小地图电子围栏圈着、路况尽量简单、固定站点上下(意味着几乎固定路线) 。 和园区摆渡车的区别就在于 , 确实与社会车辆混行 。
国内搞Robotaxi的 , 多少对主机厂都有点幻想 , 就是收开发费 。 主机厂还想收改装费呢 。 这就很难谈拢 , 特别是规模大到千辆的时候 。

百度某高管就曾经当着记者面算过 , 和某旗合作 , 量产1000辆自动驾驶车(Robotaxi标准) , 每辆车可以收取近百万开发费 , 这1000辆就是接近10亿 , 不无小补 。
但实际上 , 45辆改装、长沙投入试运营之后就再无下文 。 IT企业知道Robotaxi真正量产还远得很 , 但也不能指望一次就把研发费用摊销完毕 , 否则客户跑掉没商量 。
2019年车企就已经不再看好高等级自动驾驶量产 , 项目都往后推了 。 IT企业内部也将业务重心从高速无人驾驶 , 转向场景更封闭、速度要求更低的代客泊车 。 最多的时候 , 百度内部有3个团队支持不同客户的代客泊车项目 。
与比亚迪的合作也不顺利 , 比亚迪要求每辆车方案成本压到1000元以内 , 双方谈崩 。 百度对外承认“合作进度缓慢” 。

迄今为止 , 百度投身自动驾驶8年 , 阿波罗系统研发4年 , 演进3代 , 合作伙伴多达105个 , 合作车型65个 , 但是全栈采用百度方案的 , 一个都没有 。
Robotaxi的方向 , 似乎从输出自动驾驶技术给车企 , 转移到推动共享 , 即无人出行领域 。 后者目前也处于大饼阶段 , 要政策没政策 , 要消费意愿没意愿 。 市场还没有 , 想奶也无人可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