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兰仕|航天微波炉“登天”再创世界第一,格兰仕如何塑造全球标杆?

_原题为航天微波炉“登天”再创世界第一 , 格兰仕如何塑造全球标杆?
格兰仕|航天微波炉“登天”再创世界第一,格兰仕如何塑造全球标杆?
文章图片

【格兰仕|航天微波炉“登天”再创世界第一,格兰仕如何塑造全球标杆?】【蓝科技综述】进入21世纪 , 中国家电业从“制造”向“智造”转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 从技术创新、品牌全球化到场景生态 , 中国家电业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但是 , 距离在航天层面应用的产品 , 很多企业都无法达到这个高度 。
有些出乎意料的是 , 2021年10月中 ,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搭载3名中国航天员顺利进入太空 , 将要完成为期六个月的飞行任务 , 航天员们的起居饮食再次受到国人的关注 。 而作为在中国空间站中为航天员们提供三餐营养饭菜的重要工具 , 格兰仕航天微波炉成功“登天” , 让整个家电行业也为之振奋 。
要知道 , 从立项到第一台航天微波炉进入太空 , 格兰仕花费了整整10年的时间 。 正所谓十年磨一剑 , 这也是格兰仕不断取得创新突破、产业链逐步实现自主可控的关键十年 。
【格兰仕|航天微波炉“登天”再创世界第一,格兰仕如何塑造全球标杆?】从行业角度分析 , 航天微波炉随航天员“登天” , 更具有里程碑意义 , 甚至具有划时代意义 。 这不仅预示着中国家电行业有能力进入航天领域日常应用 , 也标志着中国家电品牌 , 正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引领之势 。
格兰仕创中国家电业登陆航天的第一
实际上 , 世界上第一艘载人飞船“东方”1号顺利进入太空 , 可以追溯到1961年 。 早已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微波炉 , 为何却在登上太空空间站时却姗姗来迟?
据了解 , 根本原因在于载人飞船对于每件货物的体积、重量、抗震性能等都有着极为严苛的要求 。 例如 , 如何在2000Hz高频振荡的环境下 , 保证产品功能的正常运行;如何才能在失重的情况下 , 让微波炉正常工作 , 而且达到能耗与效率的平衡 , 以及如何跨越格兰仕每平方厘米不超过0.7毫瓦的内控标准 , 用接近0毫瓦的技术 , 避开空间站Wi-Fi的频段 , 避免干扰?
一系列技术难题的顺利攻克 , 都说明航天微波炉的成功研发 , 绝不是在普通的微波炉产品上 , 进行简单的升级改造 , 而是格兰仕研发团队在微蒸烤领域上的全新探索与技术突破 。
“有机会给国家做点贡献 , 也是一种荣誉 。 ”回顾10年前接下航天微波炉这一“登天”任务 , 格兰仕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梁昭贤如是说 。
格兰仕十年磨一剑 , 只是为了成功将航天微波炉送至太空 。 很显然 , 这只是格兰仕技术创新以及坚持独立自主谋发展的一个缩影 。 这种创新精神 , 正是格兰仕甚至我国家电品牌走向自立自强的内核 。
以格兰仕自主研发磁控管为例 。 据了解 , 当1998年格兰仕做到产销世界第一之时 , 称为微波炉“心脏”的核心部件磁控管技术却还被发达国家厂商牢牢控制 。 为了破解“缺芯”问题 , 将发展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 格兰仕痛下了“砸锅卖铁”都要研发出磁控管的决心 。
次年 , 格兰仕立项自主研制磁控管 , 大力发动国内专家和上游合作伙伴共同攻关 , 最终在曾经为军事研究所研发配套电镀的专家指导下 , 解决了电镀银、镍、铜等不耐900℃高温的技术难题 , 确保了量产微波炉的电镀质量 。
不过 , 格兰仕随后又相继遇到了工业基础配套过于薄弱 , 原材料绝大部分需要依赖进口的问题 。 而且 , 微波炉产品供应链以及生产设备配套不够齐全 , 也无法支撑格兰仕的产能需求 。 为此 , 格兰仕甚至不惜短期牺牲自己的利益 , 主导推进并完善了行业的供应链生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