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2020年 , 全球可穿戴腕带设备市场规模来到了超1.5亿部规模 , 并且这一增长趋势有望在2021年全年得到延续 。
我们可以看到 , 近一年时间中各厂商都在以更高的频率推出新产品 , 以覆盖更多的价格段和垂直市场 。 无论是面向何种人群、定价多少的产品 , 都有一个共同的演化方向 , 即独立性越来越明显 , 脱离手机也能完整使用的功能越来越多 。 曾经的
期待“完美”的智能穿戴诚然 ,
可惜的是 , 我们至今没有遇到那个“完美”的独立智能穿戴产品 , 无论是各大终端厂商还是满怀期待的消费者 , 都只能在妥协中陪着整个行业前行 。 顶级智能穿戴承载着许多期待 , 有强大功能、超长续航和优雅外观 , 但种种工程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使得它还只是一个目标 。
【阿里巴巴|追求“完美”的智能穿戴,如何才能突破瓶颈?】最大的难点还是功能和续航之间的抉择:美好的大屏幕、独立通信、丰富能力无一不是耗电大户 , 因此侧重性能的产品不得不在续航上留有不小遗憾 。 如果是侧重续航 , 不仅会有超大电池挤占内部空间提升重量 , 为降低功耗而裁剪代码还会导致功能乏善可陈 , 缺乏拓展性 。
然而所有人都清楚 , 只有能做出解决了问题无限趋近于“完美”的智能穿戴产品 , 才能让
危机当前 , 我们有必要回到原点 , 探讨当下该如何看待智能穿戴产品 。 能让人愿意长期使用的优秀智能穿戴产品 , 是集成了所有先进功能但得每天充电的超级腕上终端?还是追求极致长续航却鲜有拓展功能的纯净?或者是在不同方向中找到平衡 , 续航、通信、功能“我全都要”?
做穿戴的智能化才是破局之道?1、回归穿戴属性
首先
答案显而易见 , “穿戴”就是智能穿戴不能忘记的本源 。 它得先是佩戴在人身上 , 可以提供装饰性或者一定功能性的物件 , 然后再去思考如何在这之上做好智能化 。 回想起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的先祖传统手表或手链 , 都是前任多少年来的重要装饰品 , 是一代代人生活的组成部分 。
所以那种尺寸硕大缺乏美感的产品 , 无法出现在主流市场上并存活下来 , 即使被塞入了再多的能力也不行 。 违背了穿戴属性这个根本 , 自然会因为外观、重量、续航等原因让人不愿使用 , 切换到主打全面的
- 苹果|库克压力确实大,在众多国产厂家对标下,iPhone13迎来“真香价”!
- 京东正式上线“年礼无忧”服务
- 央视公开“支持”倪光南?柳传志该醒悟了
- 小米 11 Ultra 内测 NFC“读写勿扰”与“解锁后使用”功能
- 造车|苹果造车一波三折,缺了一家“富士康”
- 他是“中国氢弹之父”,他的名字曾绝密28年,他叫于敏
- iPhone|iphone14价格被曝!“胶囊”挖孔屏+三星4nm芯片,售价或5999起
- 36氪5G创新日报0112|福建省首个“5G+VR”英模会客厅正式上线;齐鲁医院健康管理中心“5G+ 5g
- 物联网|据说,物联网也可以称之为“一张想想的网络”,物联网世界是梦
- 微信上线“语音暂停”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