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华为和BAT的新战场,由这四人主宰( 二 )


对此 , 汤道生在今年5月已经从组织架构入手进行三年来的首次调整——宣布成立汤道生带队的技术委员会 , 以“自上而下”的方式 , 在内部减少代码重复开发 , 以开源提升项目推进效率 。 比如在近期腾讯推出的数智人平台等项目中 , 已经看到跨CSIG和AI Lab、微信、搜狗多部门技术整合成果的迹象 。
更深层次的是团队文化变革 。 与汤道生自己亲自投身“销售”的举动相一致——在今年9月CSIG三周年会上 , 汤道生史无前例地将事业群价值观升级出“敢拼敢言”这一要求 。 他犀利地指出 , 近年来引入了很多不同企业的员工 , 同事比较拘束、不敢直言的问题已经影响到企业效率 , 因此团队要像创业一样“敢拼”、“敢言” 。
当下国内AI技术落地的高潮已经有到来的趋势 , 然而 , 此前活跃在一级市场的AI创企们的“金钱池”却已见底 , 纷纷转向二级市场寻求输血补给 。 对于腾讯CSIG这样具有大厂兜底的AI玩家来说 , 一场市场收割战似乎才刚刚开始 。
在今年11月举办的腾讯生态大会上 , 汤道生首次提出“腾讯云智能”提法 , 公布一套“全局智能”的完整云智能架构和最新自研AI芯片、AI开发平台、智能产业解决方案等 , 标志腾讯在产业云智能领域全面出击 。

▲腾讯云智能战略架构再来看看行业落地 , 据我们统计 , 在今年已公布的大型智慧城市项目中 , 腾讯云已经拿下不少大单 。 今年4月广州2.1亿黄埔智慧城市项目、今年5月江门市3.6亿智慧城市项目、今年8月襄阳市的1.1亿车联网先导区项目以及今年9月的上海徐汇区1.2亿“一网统管”项目……腾讯云都充当着主要或唯一中标企业 。 官方数据显示 , 目前腾讯云AI每天全球12亿用户和200W+客户 , 每天处理图像超过50亿张 , 处理语音超过百万小时 , 处理自然语言超过千亿级 。
“再往下走 , 我觉得会进入‘深水区’ , 接触离腾讯原来优势更远的这些行业 。 ”汤道生在近期的采访中谈道 。
二、“没有新闻的”王海峰 , 让智能云成百度第二增长曲线与较晚提出“云智能”的腾讯不同 , 百度虽然在BATH中体量更小 , 却几乎是BATH中最先提出“智能云”且最大决心“All in”人工智能的一家 。
如果要说AI创企们最怕被哪家大厂取代 , 那无疑是百度 。 拥有与国际顶尖深度学习框架匹敌的国产PaddlePaddle(飞桨)、获411张自动驾驶测试牌照的Apollo、量产超2万片的昆仑AI芯片……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可以在之后的几年继续每月投20亿元搞研发 , AI创企们却不一定有这个底气 。
再来看看掌舵百度智能云的百度CTO王海峰 , 他和很多AI创企的创始人一样 , 是一个技术派 , 同时是“一个没有新闻的人” 。 毕业于清华物理专业的父亲将他从小开始教育成一个技术人才 , 他也如愿在2021年入选IEEE Fellow , 并成为兼任ACL Fellow的中国大陆第一人 , 百度内部很多人称他:“气场比较弱 , 但同时又不会轻易为别人所动 。 ”

▲百度CTO王海峰就是这样一个看起来温文尔雅的技术派 , 带动了百度智能云部门在经历组织变动的不稳定态势后 , 转而在2021年实现业务连续季度70%的增长 , 成为百度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 。
百度智能云刚刚在2020年经历了动荡的一年 。 2020年初 , 李彦宏将ACG(百度云)、AIG(AI技术平台体系)、TG(基础技术体系)整合为“百度人工智能体系”(AIG) , 让百度云总经理尹世明向新任CTO王海峰统帅汇报 。 然而仅仅3个月后 , 尹世明离职 。
彼时 , 在国内云市场中 , 阿里云、腾讯云分别位居前二 , 后来者华为云增速达220% , 处于其后的百度智能云可能被越甩越远 。 彭博社当时这样评价 , 过去十年 , 从自然语言处理到语音交互领域 , 百度已投入了数十亿美元 , 但这项努力因百度人工智能业务负责人吴恩达(Andrew Ng)等关键高管离职而陷入了比较麻烦的境地 。 市场对公司搞研发投入可能带来的回报表示怀疑 , 股价随即跌至冰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