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阿里挥师下沉,“三叉戟”打头阵( 三 )


生鲜因为非标属性 , 一直是电商化率极低的品类 。 如果说淘特M2C挑战企业柔性制造与平台大数据能力 , 那么淘菜菜M2C由于短路成交的特点 , 能够有效提升生鲜流转速度 。
我们注意到 , 7月淘菜菜的冰淇淋和鲜猪肉出现爆发式增长 , 但冷冻冷藏品类的客诉客退率不增反降 , 说明冷链方案已经逐渐成熟 。
另一则报道提到 , 云南新平冰糖橙采摘8小时内在产地仓完成清洗、杀菌、保鲜 , 然后通过光电分选 , 然后48小时内可到达全国各地的淘菜菜社区小店 , 进入市场 。 两则案例都表明该业务初步跑通了 。
阿里三“淘”合一 , 可能还希望在确保大淘宝增长的同时 , 给淘菜菜、淘特创造发展空间 , 从而拿下更多下沉市场与生鲜电商份额 。
从公开信息来看 , 淘特一开始依靠淘宝启动 , 此后逐渐“断奶”自主发展 。 今年5月 , 由淘宝特价版更名为淘特 , 进一步体现它与淘宝的差异化 , 形成互补 。 淘特更专注服务于下沉市场 , 淘宝也有大量下沉市场用户 , 淘特在淘宝开了直营工厂店 。
淘菜菜扮演的角色较为特殊 。 9月20日 , 盒马集市升级为淘菜菜 , 淘宝App与淘特App同时在首页给了入口 , 为二者拓展场景与品类 , 同时也为自己带来市场 。 可以预想的是 , 通过淘菜菜这个档口 , 更多的下沉市场用户也将逐渐进入淘宝这个超大的集市中 。

左:淘宝App截图 , 右:淘特App截图
淘菜菜与淘特皆脱胎于阿里B系 , “12·26”组织架构调整与大淘宝融合 , 其实也是BC融合 , 从宏观环境上讲是顺应了消费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加速融合的趋势 。
结语有别于其他融合案例 , 阿里三“淘”主次分明的“三叉戟”战术 , 是多种原因共力下的选择 。
阿里内部正在经历一场“打通与自我打通”——BC融合;外部微信外链逐渐开放 , 阿里也在让淘特投石问路 。 总之 , 互联网行业在互联互通的语境下 , 都将打开门户 , 进入相对公平的竞争格局之中 。
而随着面向下沉市场的淘特、淘菜菜“探路”归来 , 与大淘宝组成一把指向下沉市场的“三叉戟” , 三者同气连枝将成为阿里“中国数字商业板块”的新形态 , 这种变化延续了阿里大中台所形成的“迅捷组织” 。
用戴珊的话说 , “只有通过技术和模式的创新创造、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共振共赢 , 才能打开对下沉市场未来的更大想象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