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中国云计算战争:大厂们的零和博弈?

云计算|中国云计算战争:大厂们的零和博弈?
文章插图

@科技新知 原创
作者丨樟稻
编辑丨伊页
从“新瓶装旧酒”到“市值压舱石”,十余年转瞬即逝,云计算再次走到十字路口。
今年4月21日,Gartner发布2020年全球云计算市场数据,IaaS市场保持高速增长,全球市场规模达到643.9亿美元。其中,报告显示中国市场增速超过60%,是全球规模最大、增速最快的市场之一。
在一众云厂商中,市场进一步向头部厂商集中,亚马逊、微软和阿里云排名全球前三,逐渐形成长期稳固的3A格局。
客观地说,如果为国内云计算市场的快速发展找一个注脚,亚马逊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不管是在2006年,亚马逊AWS公开发布S3存储服务、SQS消息队列及EC2虚拟机服务,成为云计算行业的开端;亦或是2013年12月,亚马逊宣布AWS进入中国市场,搅动云计算“一池春水”。
后者起到的作用极为重要。随着亚马逊AWS正式落地中国,以“前店后厂”的方式发展云服务,包括IBM在内的很多公司都相继发布降价、联合等公告,大军压境之下,国内云计算市场的角逐由此开启。
彼时,对于国内云计算市场,亚马逊AWS不说是胜券在握,但也有几分陶然自若。
2014年,时任AWS全球副总裁及中国执行董事容永康接受采访,当采访人员问及如何看待IBM、阿里云等云厂商的降价动作时,容永康用“市场规模和前景非常大”“站在同一战线上培育这个市场”回应。
采访人员紧接着提到,“是不是可以理解为,目前中国的公有云市场还处在一个共同开发和培育的阶段,还没有达到零和博弈的状况?”
容永康对此表示肯定,“很难说这个市场什么时候能够彻底发育成熟、各公司之间真的处于零和博弈的状态。这取决于企业用户对云计算的接受和应用速度。”
如今,在诸多因素下,亚马逊AWS失势国内云计算市场,但7年时间过去,国内云计算行业亦迎来诸多变局,随着云厂商竞争愈发激烈,云计算市场是否已经转为零和博弈?
01云来云往“其实云知道,逃不开淘宝的牢。”
2020年9月9日晚,在一场直播活动上,马云和王菲线上对唱了一首改编版的《如果云知道》。歌词中的“云”,王菲直言是马云的“云”,为此还专门改了歌词。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歌词中的云,也是云计算的云,彼时在2010年,淘宝放弃Oracle架构,底层基础架构统一采用阿里云计算平台。可以说,阿里云的发展,确实离不开淘宝。
与阿里云找到规模化落地场景不同,同一时期,2010年2月腾讯开放平台接入首批应用,腾讯云正式对外提供云服务;2011年,腾讯开放门户正式上线,腾讯云的雏形——开放云就此诞生。
次年2月,金山软件在京宣布转型移动互联网,成立“金山云”子公司,进军云计算领域。
时任金山软件CEO张宏江称,目前苹果、微软以及Google等国外科技巨头均在云存储方面有所投入,百度也将很快推出类似服务。“我看好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下个人存储市场的前景。”
随着云计算市场获得越来越多目光,中国云市场在2013年正式迈入起步期。
2013年6月,百度宣布将面向开发者提供的服务正式命名为“百度开放云”,同年9月,腾讯云宣布其云服务平台正式向互联网应用开发者全面开放,正式成为一家公有云服务厂商。
与此同时,正当国内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以及电信运营商、服务器供应商和创业公司纷纷投入云计算行业之际,2013年12月18日,亚马逊突然杀入国内市场。
作为毋庸置疑的国际业界巨头,亚马逊AWS落地中国当天,先是IBM开发布会宣布了与世纪互联的合作协议,紧接着,阿里云主动降价50%,腾讯云推出6折促销活动,随后有动作的还有金山等云厂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