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产品“无”之道(三)——结构篇

编辑导语:很多人不太了解产品的“无”之道,所以本篇文章中,作者详细地介绍了产品“无”之道的资源结构层,根据案例解答了构架应该如何在实际中去运用,推荐想要学习产品结构构建的群体阅读。
上次我的产品“无”之道讲到了能力范围层层。今天接着讲其在资源结构层内的应用。
一、资源结构层到了资源结构层,就进入了产品设计的具体工作,分为信息架构和交互设计两个方面。
1. 信息架构可见的就是网站的结构、页面的跳转、操作的流程等信息架构。
而更高阶的产品经理,则能够意识到产品的资源结构层是为业务(业务背后是用户需求,该逻辑不再重点说明)服务的,因此必须以满足业务流程为目标。那么如何更好的设计产品的信息架构呢?关键点就在于看不见的算法处理和数据流动。
为了更好解释算法和数据的重要性,我同样通过几个例子说明。
(1)案例1
以我之前设计的作业系统为例,仅在批改环节,就涉及到如下复杂的业务逻辑。
搜索|产品“无”之道(三)——结构篇
文章插图
业务目标很简单,把学生提交的作业的作业题目通过人工智能或人工的方式批改。关键指标在于效率和正确率,鉴于人工智能批改的局限和难以避免的人工错误,因此增加了复核环节。
对于学生来说,系统需要提供查看作业记录的页面,并且按照合理的顺序(例如从晚到早)呈现出来,因此需要排序算法和作业数据。
学生在答题的时候,需要依次查看题目并作答,此时系统需要记录学生的答题行为(答题时长、连贯性等),以为学情分析提供数据,此时需要呈现题目数据,保存解答数据。
学生完成回答之后,需要首先要经过系统的自动批改。然而不是所有的题目都可以自动批改,因此需要增加判断算法:高于批改预置的自动批改,否则分配给人工批改。而自动批改的时又增加了自动批改的结果数据。
分配给人工批改时,效率是个大问题。思考一下,如何让批改效率最大化?
一是要考虑时间问题,作业提交的高峰期在晚上。
二是要考虑题目分配的问题,按作业分配是不够合理的,而让一个运营人员一段时间主要批一道题,则可以大大提高效率。
三是要考虑正确率问题,那么就需要把运营人员的批改正确率也和绩效挂钩。而此时又增加了人工批改的结果数据。
到了人工复核的环节,可以沿用批改时的思路。该环节又增加了复核数据。
依靠着对业务流程、算法和数据的全面分析,我短时间就从0到1搭建了一套比较完备的作业批改系统,有力的支撑了前线的业务。
而在梳理整个流程时,尤其是新手产品经理,强烈建议使用泳道流程图,可以帮助你快速的梳理清楚自己的想法,也能够帮助别人理解整个业务流程。事实上,我曾经因为偷懒就不再画流程图,后来发现跟业务、开发、测试沟通时,大家往往不能完全理解我的意思,于是又把流程图捡了起来。
理解了“无”之道在资源结构层的应用,相信你通过训练,就能很好的去梳理、拆解业务流程,更合理的规划产品的信息架构。
为了帮助大家加深理解,我再随便找一些生活中的产品,使用“无”之道进行分析。
(2)案例2
先选择我从来没有涉足过的电商的搜索场景,来尝试进行分析。
首先是搜索页,我们来看为了让用户完成搜索功能,淘宝提供了哪些功能:
文字搜索框:核心功能。
算法:关键词匹配等搜索算法;数据:用户输入词条。
图片搜索:重要功能,增加了一种新的搜索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