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张同学阻止不了抖音的“嬉皮士”运动

抖音|张同学阻止不了抖音的“嬉皮士”运动

文章图片

抖音|张同学阻止不了抖音的“嬉皮士”运动

文章图片

抖音|张同学阻止不了抖音的“嬉皮士”运动

文章图片

抖音|张同学阻止不了抖音的“嬉皮士”运动


撰文 | 耳令
编辑 | 汪小楼
简陋的东北农村住宅 , 质朴的床铺和土灶 , 满屏的山野乡村 , 透过屏幕都能闻到泥土气息……
张同学的土味农村日常彻底火了 , 两个月涨粉千万 , 被人民网点名 , 有人说这是属于中国普通农民的高光时刻 。
但张同学荣登顶流 , 同样也离不开背后算法的助力 。
其他的农村题材创作者似乎没有张同学这么幸运 , 在短视频平台上翻阅类似的内容 , 也有一些农民上传自己的生活日常 , 或许是运镜剪辑手法不及张同学炫酷 , 他们的视频并没有火 。
那些点赞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 , 大多还是以滑稽的乡村情景喜剧为主 , 抑或是一次炒几十斤食材的夸张烹饪视频 。
短视频是当下最具影响力的媒介载体 , 也最能反应互联网文化生态的割裂 。
最近 , 抖音上一位大漆从业者悄悄地“消失”了 , 她的视频停留在几个月前 , 橱窗里的商品也多处于停售状态 。
点开她热度前三的其中一个视频 , 会发现点赞最高的评论写的是:“一个小木头 , 刷了几十遍漆 , 已经没有木手镯的意义 , 应该改名叫漆手镯 。 ”
在这条点赞6K+的评论下面 , 附和声一片 , 作者不解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点赞这条评论 , 而点赞的人则认为该评论说出了他们的心声 。

将传统的大漆工艺与普通木手镯相提并论已是笑话 。 更让人难过的是 , 许多人并没有意识到 , 这个作者不止是位短视频创作者 , 还是我国非遗文化传承者 。
网友缺乏深度思考和见识 , 却也不单单是受众本身的问题 。
在过去 , 媒体担当着价值观引导的作用 , 但在流媒体时代 , 算法计算了一切 , 也将一切进行了简化和茧化 。
而更重要的是 , 随着光环深入人心 ,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默许了算法的控制 。
听了太多的“技术无罪论” , 还是没有有效办法阻止商业裹挟文化竞 , 在“商业”“流量”“变现”这些词语面前 , 我们的价值惯性受到冲击 , 让互联网内丧气与恶气越发盛行 。
大道浸没、旧礼亡失 , 历来被每个朝代视为礼崩乐坏之兆 , 世风需要清朗 , 中国也需要更多的“张同学”、“何同学” , 或是“李子柒” 。
但现实割裂至此 , 这零星几张“光荣榜”是否能产生足够能量 , 撼动背后已然形成的资本逻辑 , 抑或是“光荣榜”也能变成一颗被利用的棋子?
乌合之众
亚文化的极端演变会给青年一代带来怎样的影响?
多年来 , 这个课题催生过无数研究 , 美利坚倒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当代的素材样本 。
上世纪60年代 , 嬉皮士运动达到了高潮 。 当时美国的年轻一代不仅怒斥主流文化价值观 , 还提出了一套与之截然对立的文化价值观 。
Hippies常说自己是摇滚乐、毒品和性解放的代言人 , 他们高举着“make love not war”的主张 , 追求无政府主义、和平主义 。
他们口口声声传颂着博爱与平等 , 另一面却过着满是性、毒品以及每日昏昏欲睡的懒散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