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贯中是中国什么鼻祖,中国创业鼻祖


罗贯中是中国什么鼻祖,中国创业鼻祖

文章插图
董一泉,原祁县CPPCC常委、文史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民俗学会、三晋文化研究会、世界汉诗会会员 。先后发掘整理撰写了《祁县图集》、《祁县名人》、《故乡情韵集》、《可爱的家乡——祁县》、《美丽的家乡——祁县》、《田园儿歌》、《晓义文化图》、《广盛公》、《祁县戴氏心意拳》、《罗贯中》等图集和文学作品 。
说到耻辱,很遗憾我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一位在祁县文化界享有盛誉的老前辈 。
第一次看到他的名字,引起我的注意,是很多年前,他在《王维》上写了一篇文章,回忆他小时候第一次去泰山庙 。也许我对他的文章感兴趣!从那以后,我想起了他的名字,知道他是我县文化界有影响力的名人,是高山脚下的一个古老的县城高贝村的本地人 。此后,他的一些书画作品被从其他书籍中发现 。太棒了 。他是一个能写文章能画画的名人!这是董一泉老师给我的第一印象 。
罗贯中是中国什么鼻祖,中国创业鼻祖

文章插图
真的让我心里有一种崇拜的感觉 。他已经八十多岁了,以“老牛知道夕阳晚了,不用鞭笞自己”的精神连续出了两部小说,一部是《祁县文史资料》,一部是《王维》 。也是在我看完小说《罗贯中》之后,一位儒雅有礼、才华横溢、博学多才的董一泉老师清晰地出现在我眼前 。
罗贯中,四大古典小说《罗贯中》作者之一,中国章回体小说鼻祖,著名小说家 。他一生写了很多,除了大家熟知的小说《三国演义》,还有《三国演义》,《三遂平妖传》,杂剧《残唐五代史演义》等等 。就是这样一位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文学大师 。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他才知道自己的祖籍在哪里 。这些年来,有很多不同的意见 。由于其历史悠久,缺乏令人信服的证据,对其祖籍的探索和考证成为一个谜 。
20世纪90年代,我县文曲村的文学爱好者杨立人用许多真实的例子解开了罗贯中祖籍之谜 。文学大师罗贯中,其实是祁县长垣河万和村人!
挖掘和梳理这样一位在中国文坛乃至国外都占有一席之地的文学大师的传奇一生,无疑是一件大事、一件好事、一件幸事 。鲁曼曼有他自己的修远,所以我会从上到下搜索 。董一泉老师带着不可推卸的使命和责任,默默无闻地挑起了这个重担 。
罗贯中是中国什么鼻祖,中国创业鼻祖

文章插图
小说《赵太祖龙虎风云会》构思精巧,文笔流畅,知识丰富 。作者将罗贯中的人生经历及其生活中遗留下来的相关传说有机地融入祁县丰富的历史文化之中
沃土,让人读后回味无穷,拍手称绝!可谓是一部包罗万象不可多得的了解祁县厚重文化知识的百科全书,对认识祁县、推介祁县、走进祁县将起到非常好的引领作用;对弘扬祁县名城名街名村名人,进一步提升县域文化品位将形成联动效应;对推动祁县文化旅游大格局的形成起到非常巨大的促进作用 。
因为有事,我未能亲自去参加董老师的小说座谈会,下面谈几点自己的感想吧!
董老师是一个酷爱家乡的人,足迹踏遍了家乡的山山水水,熟知脚下这片土地上蕴藏着厚重的人文历史、传说故事 。
一、在这部小说中,作者带着读者既了解了一代文学宗师罗贯中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
也领略了祁县的名山大川;如昌源河四季美景、麓台山、四县垴、洞顶山、紫金山、郜山、子洪口南湾舍利塔、白寺岭、九沟、梁村洪福寺、东峪沟顶山庙等等 。
二、小说让读者了解了祁县古代在中国历史上颇具影响力的王氏和温氏家族的源流极其璀璨夺目的历史名人,如王氏家族的王允、王凌、王圭、王维、王通、王绩、王皇后、王溥;温氏家族的温彦宏、温彦将、温彦博、温庭筠等等 。
三、小说还带着读者畅游了河湾村的罗氏宗祠、贯中故居;古县镇祁奚庙、王维墓;上庄、王贤、塔寺、这些历史文化悠久的古村落 。
四、小说也带着读者聆听了凄美的爱情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白眉大侠》徐良的传奇故事 。
在小说中,董老师依靠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加上烂熟于心的历史文化古建知识,还原了许多淹没在岁月风尘中的文化遗迹 。象白寺岭上的白云书院和白云观;洞顶山幽仙寺;塔寺村的古塔;祁县古八景等等 。
小说还让读者在赏心悦目的读书过程中既增长了知识,又填补了许多知识上的空白点 。
如文昌爷坐像旁边的两个童子“天聋”“地哑”极其来历;城赵村与历史名人赵襄子的故事;温庭筠《过分水岭》一诗;《水浒》的书名是出自《诗经》里‘古公檀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还有现在孩子们几乎不认识的布掸子等等 。



罗贯中是中国什么鼻祖,中国创业鼻祖

文章插图


董老师是一个通晓历史、博古通今、文化底蕴厚重的人 。小说中大量的唐诗宋词元杂剧、歌赋、对联、楹联、民谣、信手拈来!对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末明初的历史,对《三国演义》《水浒》了如指掌,准确无误!没有厚重的历史文化知识,他写不出这样有底蕴有分量有震撼力的文章来!
董老师的小说充满浓浓的乡俗乡愁乡情,在小说中随处可见 。象小米红薯焖粥;象正月十五闹元宵;象雪花润泽的酒枣儿;象小说开篇的吹“咪咪”;象吃野葡萄、酸溜溜;象八月十五吃毛豆荚;象吃上枣儿喝了水,屁股后面跟了鬼;象喝了和气拌汤闹洞房;象秧歌《换碗》里“上下八洞许子沟,任村胡累北岗头,里湾外湾神堂头”这些村落串起来的哩语,让读者感到特别的亲切,暖人心,接地气 。
再让我撷取几段文字看看董老师的文笔和语言特色吧!
“庭院里石榴和桃柳也长出了花蕾,屋檐下燕子正忙着飞来飞去做着自己的窝儿,暖暖的阳光照耀下,院里屋内,春意盎然,显得生机勃勃 。”
“道路上的雪和河床里结了冰的地方雪花儿已消的不多了,河两岸和田野里的残雪,在阳光下十分耀眼,树林里松柏树更显得苍翠,落了叶子的树杈上最显眼的是那一个又一个黑黑的喜鹊窝,林中失去了如歌的鸟鸣,只有喜鹊的喳喳声 。”
……
“爷爷,观里有神仙吗?”“观里的道长会腾云驾雾吗?”“观里有没有老虎?”……把一个年幼的罗贯中写得天真活泼可爱,活灵活现,符合儿童的语言和心里特点 。



罗贯中是中国什么鼻祖,中国创业鼻祖

文章插图


【罗贯中是中国什么鼻祖,中国创业鼻祖】再看看小说中这些家乡人嘴边上的方言俗语,犹如一簇簇开在山野的无名小花,散发着淡淡的泥土的芳香,既增加了文章的亲和力,可读性,又拉进了与读者的距离 。
“酸枣好吃树难栽,小曲好唱口难开”、“奴儿片子”、“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六月连阴吃饱饭”、“麦熟一晌,杏黄一时”、“桃饱杏伤人”、“有雨山遮帽,无雨云拦腰”、“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好汉三个帮”、“东虹日出西虹雨,朝霞晚霞都没雨”、“师父引进门,修行在个人”、“枣儿核桃,没饥没饱”、“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人跟种,地跟垄”、“秋后的蚂蚱,霜打的庄稼”、“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八月十五九月九,想吃好的在后头”、“腊七腊八冻死王八”等等等等 。
看董老师的小说《罗贯中》,让每一个读者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的徜徉,尽情地吮吸中浓郁的人文气息!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正如董老师在文中所说得,“你要写他们,先把你当成他们,更要象他们 。”董老师把罗贯中的性格特点描写得太恰到好处了,可谓是小说的画龙点睛的神来之笔!罗贯中的性格:“他就是一个书痴、书迷,他全不在乎 。任人指点,任人评论,任人贬责,任人讥讽,皆一笑了之,不予理会 。久而久之,独来独往,我行我素形成了习惯 。”我觉得这既是罗贯中的性格,同时也是董老师的性格 。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想了许久,觉得南宋词人辛弃疾的的这一句作结最合适不过 。



罗贯中是中国什么鼻祖,中国创业鼻祖

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