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政协报美好捐赠圈大会现场。|捐赠圈:渐成捐赠方式新潮流( 二 )


发起人设立捐赠圈的主要动因是“在一起回馈社会 , 没有特定资助需求的共同捐赠”这类泛公益形式 , 现有捐赠圈中 , 成员加入捐赠圈 , 虽然有来自外部的影响 , 但更主要的是对发起人或其他成员的信任以及对捐赠圈模式的信任 。 报告认为 , 捐赠圈是一种理想的跨越信任鸿沟的方式 。
捐赠圈的日常运维结构中 , 组织类型主要以围绕核心团体或个人的松散网络为主 , 通过管委会或核心成员进行决策 。 与之相应的是 , 区别于一般公益捐赠 , 捐赠圈成员的捐赠活动不仅仅捐钱 , 同时还要捐时间、捐资源;成员参与意愿较高的其他活动为:出席全体成员会议、参与社交活动 。
《报告》还发现 , 捐赠圈的资助领域主要集中在教育领域 , 资助对象主要是儿童 。 报告认为 , 资助儿童占比最大的原因 , 一是部分捐赠圈成员参与公益还处于起始阶段 , 对捐资助学尤为关注;二是由于联劝在儿童领域的深耕和项目推荐 。
成为公益的新推力
较之一般性的捐赠 , 捐赠圈是颇具稳定性的一种捐赠机制 , 而且成员往往会吸纳友人共同参与捐赠 , 产生“涟漪效应” 。 然而报告研究团队也指出捐赠圈存在边界 , 表现在人际网络、信任传递、组织规模、不可再生产要素、集体议事的能力、慈善组织的能力6个方面 。 受限于这些边界 , 捐赠圈不可能无限扩大 。
捐赠圈的价值不仅仅在善款捐赠一个方面 , 调研显示 , 超半数成员表示在参与捐赠圈后 , 其公益认知、公益行为及对公共事务的关注度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和增加 。 与之相应的是 , 捐赠圈最大的受益对象除了被资助的群体 , 还有成员本身;而从受资助公益组织视角来看 , 捐赠圈为公益组织自身长期发展提供了较大的帮助 。
得到了捐赠圈帮助的公益组织“中途之家”的负责人介绍:“他们第一次来就问我们最需要什么 , 其实我们最需要的就是工作人员的工资 。 他们帮我们解决了后顾之忧 , 但同时 , 他们也会提很多尖锐的问题 , 看得出来 , 他们是在用心支持我们项目和团队的发展 , 他们不止是简单的捐赠人 , 而是想帮助我们有所改变 。 ”
联劝等慈善组织作为连接捐赠圈和资助端的“桥梁” , 可提供财务行政以及项目管理支持 , 陪伴捐赠圈成长 。 例如 , 一位捐赠圈负责人说 , 联劝最初为其提供了70多个公益项目供选择 , 成员们经商讨后选定了其中一个给予资助 。 与此同时 , 捐赠圈也能推动相关慈善组织的使命和愿景落地实施 。
尽管在启动或发展过程中捐赠圈面临着各种障碍和挑战 , 但捐赠圈的数量仍在不断增加 , 也从侧面说明了这种公益参与形式的生命力 。 《报告》对捐赠圈的发展提出了建议:破圈传播;持续学习、分享 , 并开展圈子间的互动;持续跟踪研究;优化发展环境以及倡导公共治理的理念 , 最终让大家愿意参与社会公共生活 , 参与社会公共事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