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翘边?翻倒?你可以这么做——解决3D打印件底层“粘不住”的几种思路

3D打印|翘边?翻倒?你可以这么做——解决3D打印件底层“粘不住”的几种思路

文章图片

3D打印|翘边?翻倒?你可以这么做——解决3D打印件底层“粘不住”的几种思路

文章图片

3D打印|翘边?翻倒?你可以这么做——解决3D打印件底层“粘不住”的几种思路

文章图片

3D打印|翘边?翻倒?你可以这么做——解决3D打印件底层“粘不住”的几种思路

3D打印件的制作过程中经常会碰到“翘边”甚至是“翻倒”的情况 , 尤其当制件底部是一个大平面时 , 这个问题尤其常见 。 那么 , 解决这个问题有哪些办法呢?


首先要理解产生问题的原因 。 “翘边”和“翻倒”其实是一回事 , 就是制品底面没有粘住托盘表面 , 而其本质原因是“热胀冷缩”——200度左右的丝料从喷嘴挤出 , 黏附在托盘上成型 , 在一段时间后逐渐降低至室温 , 在此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冷缩”趋势 。 所以 , “翘边”和“翻倒”的发生其实就是“冷缩”趋势比较严重 , 超过了托盘与制件两者的粘结强度极限 。
理解上一面这段话 , 就能够针对性的提出解决的思路了 。 萌爸认为 , 思路有五条 , 分别是:增粘性、减触面、断长链、降温差、过渡层 。

1.增粘性——加强托盘与制件两者之间的粘性 , 直接对抗收缩趋势
这是最“刚”的一种方法 , 也最为大多数人所熟知、常用 。 具体实现手段很多 , 包括:涂固体胶、粘美纹纸、用洞洞板、喷光油等 。 后面萌爸会专门出一期文章 , 罗列、分析、比较这类方法 。

2.减触面——减小制件底部接触面积 , 变向降低绝对冷却收缩值
这是另一种思路 , 我们都知道热胀冷缩的收缩值和原始长度成正比 , 既然如此 , 我们干脆直接想办法减小底部接触面积 。 这样一来 , 底部边缘处的收缩绝对值就变小了 , 也就不容易产生问题了 。
要减小接触面 , 最好是在前期结构设计阶段考虑 , 也可以在打印前从摆放方向上考虑 。

3.断长链——故意在长边上开工艺孔 , 降低最危险处的冷却收缩值
这个思路和第二种比较像 , 只是有时候由于种种原因 , 底面实在没有办法做小 , 那么我们就想办法在基本不改变底面形状的前提下来解决问题 。 大家可以想象 , 如果真的发生“翘边” , 都会发生在哪处呢?是不是永远都发生在“最长链”的一端?例如 , 底面是个大正方形时 , 一定是某个角最容易翘起来 , 因为对角线是“最长链” 。
而打断长链条的做法 , 就好比火车轨道上的那一条条缝 , 它们的道理是一样的 。 具体操作中 , 打断的方法很多 , 下图举了一个例子 。

4.降温差——增加托盘温度 , 通过减少前后温差降低冷却收缩值
使用FDM设备打印时 , 细心的人会观察到一个规律——夏天打印的成功率略比冬天高一些 , 空调房除外 。 这其实就是温差的影响 , 影响热胀冷缩值的因素 , 除了原始尺寸就是温度变化了 。
所以 , 如果你的3D打印机有热床功能 , 请把它打开;如果没有 , 那试试把房间里的空调或取暖器打开 。

5.过渡层——在制件和托盘间增加过渡层 , 让过渡层吸收收缩变形趋势
这又是另一种思路了 , 既然热胀冷缩只能减小而不能完全避免 , 那我们就坦然接受让它发生 , 只是不让收缩的结果聚集在某一点集中爆发出来 。 因此 , 在制件和托盘之间加上一个结构相对松散的“过渡层”就是一个很不错的办法 。 在切片软件中 , 有一个选项“增加底盘”其实用的就是这个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