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观察|艺术展馆何以成为网红带货的背景

近期 , 上海有多家美术馆、画廊针对“网红打卡”行为发出限制令 , 坐拥黄浦江景的一些新开美术馆明确禁止展厅内使用闪光灯和未经允许的展厅内摄像 , 并会对网红“打卡”后在相关图片上出现商标等的行为进行交涉、制止 。
其实在国内新建美术馆中“网红打卡”早已司空见惯、甚至在“流量浪潮”中成为美术馆变相KPI , 但如果“打卡”行为和商业利益挂钩、美术馆展出的经典展品和展览场景沦为“网红带货”的背景 , 则无疑是让人遗憾的:毕竟 , 作为美术馆 , 典藏、研究、策展、公教才是立馆之本 , 不然等网红热潮退去 , 只会沦落为一座华而不实的“空壳” 。
上海部分画廊、展览场所前不久明确拒绝“带货网红打卡” , 然而时间不长 , 澎湃新闻近日发现 , 这些曾经拒绝“网红”的部分画廊和展览场所已悄然“投降” , 采取了收取门票的折中措施 。
相比美术馆公共性的表征 , 画廊本质是艺术品销售的场所 , 网红在画廊空间打卡会打扰到画廊设置的消费场景 , 不少画廊工作人员对网红在画廊空间反复拍摄很有微辞 , 却又充满无奈 , 甚至“工作人员制止明显借画展当背景带货的博主拍照 , 对方竟哭了” 。
造成目前的状况 , 非一日之寒 。 不知不觉中 , 打卡已经渗透到生活的中 , 从武康路上挂有蝴蝶结的阳台、带有圣诞氛围的橱窗 , 到书店以书作为背景、再到美术馆画廊的艺术场景成为衬托的“打卡照”在社交网络上盛传 , 不禁让人反思何以如此?
“打卡”的缘起
回顾十多年前 , 上海的美术馆屈指可数 , 网络也远不如现在发达 。 当时参观美术馆的主要是业内人士或美院学生 , 对于展览的讨论多见于博客或论坛上 。
近期|观察|艺术展馆何以成为网红带货的背景
文章图片
“雨屋”现场照片 , 2015年 , 上海艺术爱好者第一次感受到“沉浸式”艺术的概念 。
上海世博会后 , 伴随着城市更新 , 美术馆作为公共文化设施首先为所在街区带来聚集效应 , 尤其到了2015年 , 兰登国际“雨屋”首次来到余德耀美术馆引发了排队热潮 , 上海艺术爱好者也第一次感受到“沉浸式”艺术的概念;2018年 , “雨屋”再来上海 , 热度虽不及首次 , 但附上“万物与虚无”的展览 , 让公众从艺术和技术的双重角度理解作品 。 此后“TeamLab”先在美术馆办展试探 , 而后在2019年开出无界美术馆;同样是2019年 , 复星艺术中心的“草间弥生:爱的一切终将永恒”展览中的“镜屋”再度来沪 。
近期|观察|艺术展馆何以成为网红带货的背景
文章图片
2019年3月7日 , “草间弥生:爱的一切终将永恒”展在上海复星艺术中心开幕 。 现场图 。
由此“镜屋”“雨屋”“Teamlab”三大在国际上以“沉浸式”体验著称、必然拍照、以社交网络持续发酵引发关注的展览 , 也给上海公众普及了展览的多元化 。
几乎同一时期 , 龙美术馆(西岸馆)带来了詹姆斯·特瑞尔、埃利亚松 , 昊美术馆展出莱安德罗·埃利希等艺术家的个展被广泛关注……他们虽然创作理念完全不同 , 但作品的共性是好看、出片 。
近期|观察|艺术展馆何以成为网红带货的背景
文章图片
2017年 , 龙美术馆(西岸馆)“詹姆斯·特瑞尔回顾展”观众在作品前争相留影 。
当这些现象串联 , 或看到一种不同以往的展览趋势——美术馆开始尝试对传统艺术和展陈方式发起挑战 , 当代艺术展览也不再仅仅是以艺术的形式对社会问题提出质疑 , 而是将公众融入艺术作品之中 , 与个人和城市现实实现链接 。 同时在不少热门展览期间 , 美术馆还开出夜场 , 可见其服务与观众的角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