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高估”的理想( 二 )


被“高估”的理想
文章图片
从短期来看 , 这种“取舍”带来了高效的成本控制能力以及精准的单车产品策略 , 理想的确可以快速将亏损控制在一定范围以内 , 但这也在某些程度上也消耗掉了部分未来的发展机遇 。
前霍尼韦尔董事长高德威在《长期主义》里说 , “为未来布局 , 你才可能赢;为现在努力 , 你才可能活;当前活着而不考虑未来 , 未来你可能活不好”
正如上文所说 , 理想ONE的成功并不在于其技术有多么过硬 , 况且目前增程式技术路线争议依然巨大 , 三电核心技术除BMS之外 , 理想几乎没有自研 , AD辅助驾驶系统也远谈不上先进 , 即便提前布局了高压纯电平台 , 但它开始发力最早也要到两年之后了 。
尽管李想一次又一次的强调 , 将长期投入10%以上的研发费用 , 可身边的蔚来与小鹏们只会有过之而无不及 。 Q3财报中 , 理想的研发费用仅为8.885亿元(1.379亿美元) , 是“蔚小理”三家中最少的 。
更何况 , 当下 , 迅速增加的续航里程、日渐增多的激光雷达以及不断迭代的驾驶辅助系统 , 为了迎合新能源车型的颠覆属性 , 诸多势力都在歇斯底里地攻坚各种前端技术 。
被“高估”的理想
文章图片
电气化与智能化 , 是各大车企整个价值体系竞争的核心地带 , 手握500亿“存粮”的理想 , 确实不必担忧现金流的问题 , 可研发上的时间壁垒不是能够被轻而易举打破的 。
这种研发领域的争斗与理想ONE的发展路径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 后者可以通过产品策略、用户思维、成本管控等优势实现“弯道超车” , 可前者没有捷径 , 只能硬碰硬 , 刺刀拼刺刀 , 一门心思潜心研发 , 且试错成本巨大 。
两个问题
这也带来了两个直接问题 , 其一是理想的后续产品布局是否已经滞后;其二则是理想在自动驾驶领域是否已经失去先机 。
“很长时间苹果就靠iPhone一款爆品 , 理想ONE为什么不能是?”李想有着自己的坚持 。
iphone是定义者 , 它满足了所有人对智能手机的全部想象 , 可理想ONE这款在细分市场取得巨大成功的车型却注定不能满足所有人 , 这是李想心知肚明的事情 , 所以他也在有意推进产品序列的完善 。
根据理想的车型规划 , 其将在2023年起才开始推出高压纯电动车型 。 两年之后 , 蔚来、小鹏早已经在纯电领域布下重兵 , 快速扩充产品线 , 在轿车与SUV两大核心市场中构建起密不透风的产品矩阵 , 发挥着产品间的协同优势 , 不断下探渗透 , 提高品牌市占率 。
被“高估”的理想
文章图片
不仅如此 , 这两年间 , 丰田、福特、大众等传统巨擘们的新能源攻势将会绵延不绝 , 一浪大过一浪 , 极氪、沙龙、阿维塔以及那些突然闯入的“野蛮人”也都将大肆布局 , 见招拆招 。 丢掉增程这种略带讨巧的差异化竞争点 , 四面楚歌的理想将要直面这纯电市场的层层杀机 。
即便这两年间 , 理想还会推出另外三款增程式SUV来补充自身的产品线 , 可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地完成有效的产品布局 , 如何再次以精准的产品策略带动销量突破 , 在定位上深挖产品差异 , 如何在内部架构上建起一套新的运营机制……这都是考验理想长久运转下去的核心能力 。
“相对于小鹏 , 理想在自动驾驶方面 , 正在加紧补课”李想曾坦诚的承认了自身在自动驾驶技术领域的落后现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