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豆瓣没有话语权

用户|豆瓣没有话语权
文章插图
撰文 | 长风
编辑 | 杨博丞
题图 | IC Photo
这一年是豆瓣的“水逆年”。
9月,豆瓣为了响应国家“清朗行动”,其关闭、封禁了站内几个极具影响力的豆瓣小组,12月网站因屡次出现法律、法规禁止发布的信息被罚150万,才刚喘口气就被工信部直接下架,原因是超范围、高频次索取用户权限。
消息一出,豆瓣小组的资深用户备受打击,在豆瓣关闭组内回复后,组员们都在等待功能恢复,如今APP被下架,想要重新在组里聊天的日子变得遥遥无期,“我的快乐什么时候能还给我?”成为用户的口头禅。
对于这些受众来说,豆瓣小组让他们有了自己的小天地。但对于很多书影音老用户来说,这个社区确是降低平台格调的存在,尤其是“豆瓣鹅组”和各种CP组。作为娱乐圈八卦的策源地,无数个秘闻从这里诞生,并通过微博传播给上亿“吃瓜群众”。
豆瓣组内也并不和谐,“女权”、“偶像口碑”、“政治立场”,每一个都是“地雷”,踩中即炸。这些问题在豆瓣创立早期并不存在,但随着不那么文艺的用户进驻,很多话题变得敏感,“每个人都能自由的发声”似乎停留在了过去。
就连豆瓣自己也很难再说“不”,对于社区现状,豆瓣无法干预太多,相比老用户的产品体验,在商业化压力下,豆瓣更想拉拢新用户。
豆瓣,不只是书影音
2005年,阿北抱着做一款生活发现类服务产品的愿景,创立了豆瓣。让用户通过平台找到自己喜爱的事物以及志同道合的人,成为豆瓣生存的根基。
图书、电影、音乐是豆瓣做的最成功的领域,不但吸引留存了大量用户,还给自己树立了起了极具品位的文艺青年“人设”,实现了口碑流量双丰收。直到现在,大众依然会在看某部电影、某本书的时候,先去豆瓣浏览评分和短平。
和菜头前不久就在一篇文章中写到,会在豆瓣查图书和电影的评分,甚至是“查作者、导演、演员,搜索他们名下的作品,然后横扫一遍。”
这与豆瓣的公信力有关。和微博等社交平台不同,豆瓣成立初期汇聚了大量文艺青年,这些用户不吹不黑,对于文艺作品的评价客观公正,使得很多想看优秀电影、书籍的人以此为据。即便后期这片净土闯入了大量“水军”,但对比其他产品,豆瓣依旧值得参考。
但这也意味着这类用户没有粘性,豆瓣对于他们来说只是工具类产品,用完即走,无法带来更多的价值。
为了把圈层进一步扩大,这些年豆瓣也做出了很多尝试。在微博走红后,推出过同类产品“豆瓣广播”,比小红书更早上线了旅行分享板块“我去”,甚至做出了国内较早具有元宇宙形态的“阿尔法城”……虽然做出了诸多尝试,但真正像书影音一样成功“破圈”的只有豆瓣小组。
据豆瓣披露的数据显示,自2005年上线至2012年10月,已经有超过30万兴趣小组被创建,话题包含娱乐、旅行、美容、购物等生活的方方面面,“北京租房豆瓣”、“一口烂牙”、“社会性死亡”等小组促使每月超过5500万用户访问豆瓣。当时阿北在豆瓣播客中表示,豆瓣小组已经从一款周边功能变成豆瓣上最活跃的地方。
问题也随之而来。2010年阿北曾表示,担心包括小组在内的高度活跃的社区会对书影音服务内容造成干扰,“比如社区内的人际冲突会波及到评论和条目内容,影响到几千万非社区用户。”
为此豆瓣进行了一次改版,将平台的内容重新组合成豆瓣读书、豆瓣电影、豆瓣音乐和豆瓣社区。并安抚老用户称“即便怀旧,你最终也会发现新的豆瓣更加实用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