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要素|产品“无”之道(一)——战略篇( 三 )


在产品形态越来越复杂的现代社会,于是诞生了产品经理这一职位,把去发掘用户的欲望、发现甚至引导用户需求,再将抽象的用户需求定义为具体的产品需求。
最终由研发部门根据产品需求实现产品,通过产品满足用户的欲望。
具体执行时,我们需要通过现象看本质,去挖掘市场、用户、竞品背后的趋势和逻辑。
比如:

  • 了解最新的科技发展(AI、芯片科技、能源科技等)
  • 关注社会趋势(中美博弈、人口问题、产业升级等)
  • 紧跟国家政策(官方政策、经济调控手段、新闻联播等)
  • 了解用户的本质需求(科学的用户访谈、用户数据分析等)
这一点对逻辑思维有非常高的要求,需要通过大量的信息阅读和思考,以形成自己的方法论(算法)。
做一款产品、开拓新业务时,必须要在战略层下功夫,如果在排除伪需求之后能发现蓝海,那么离成功就不远了;即便在存在竞争的领域,好的战略层分析也是成功的一半。
打败诺基亚的是苹果,打败苹果的不可能是苹果。
如果只盯着现象,而忽略了背后规律和趋势,那么你就只能在别人制定的游戏规则里发展。只有把握“无”之道,才能跳脱出来,对现有的商业模式和公司实现降维打击,实现崛起。
而巨头更不能忽略看不见的“道”。在舒适圈赚钱固然容易,但是也容易让公司的能力异化,感知不到新的发展趋势。
最后再做两个预测吧。
  1. 社交电商和内容电商其实已经走偏了,无论内容内卷导致生产成本越来越高,还是对用户时间的侵占,都是与当前国家产业升级和人口问题冲突的。消费的本质在于让消费者买到对自己有用的商品,体验的重头应该放在使用商品的过程中。如果现在的电商三巨头继续在社交和内容电商内卷,占用消费者大量的时间,刺激过度消费,被整顿是迟早的事情。对我来说,我更看好京东的模式。
  2. 元宇宙目前的科技、经济理论、社会伦理还都不成熟,而且与国家脱虚向实的大政策方向是违背的。元宇宙经过迭代,可能会引发人类社会的变革,但是目前还要经过几轮泡沫(割韭菜)成熟起来。
本次先讲到这里,感谢阅读。如果大家觉得有帮助,欢迎点赞评论,看看我是否有继续写下去的必要。
本文由@一直产品狗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 五要素|产品“无”之道(一)——战略篇】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