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程|互联网广告业务分化

【携程|互联网广告业务分化】携程|互联网广告业务分化

从互联网广告行业和几家公司的财报大致可以看出 , 效果广告韧性强 , 品牌广告仍未见底 , 内循环广告则成为抗周期的新亮点 。
本刊特约作者王海天/文
近段时间 , 国内互联网公司陆续发布财报 。 总体来看 , 这些公司的广告业务增速都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降 。
2022年三季度 , 腾讯的网络广告收入为214亿元 , 同比下降5% 。 腾讯称 , “由于游戏、电子商务及快速消费品行业的需求改善 , 以及源自2021年的若干行业特有不利因素的逐渐消退 。 社交及其他广告收入下降1%至人民币189亿元 , 反映出若干行业广告需求持续疲软 , 被视频号中信息流广告的强劲需求所抵销 。 ”
腾讯广告业务的下滑 , 已经反映了行业需求的疲软 。 虽然较二季度下滑的幅度收窄 , 但是仍然是负增长 。 而品牌类广告 , 腾讯的跌幅更大:“媒体广告收入下降26%至人民币26亿元 , 反映出腾讯视频广告收入减少 , 乃主要由于受欢迎的电视剧投放较少 。 ”腾讯视频的广告以视频贴片为主 , 广告主的诉求是品牌曝光 , 而不是实际成交 。
其他两家涉及品牌广告的公司:爱奇艺、微博 , 下降幅度非常接近 , 爱奇艺三季度的广告收入12亿元 , 同比下降25%;微博三季度广告和营销收入3.93亿美元 , 同比下降27% 。 需要说明的是 , 微博的广告收入中 , 没有披露品牌广告和效果广告的占比 , 大约为5:5 。
从互联网广告的大盘和几家公司的财报 , 大致可以看出几个问题:
效果类广告为主的公司 , 韧性最强 。 体现最直接的就是字节跳动 , 据称公司整体的收入增速仍有45%-50% 。 其后当属腾讯、快手 。 快手三季度的广告收入为116亿元 , 同比增长6.2% 。 快手广告能够维持正增长 , 主要原因是品牌广告占比较小 , 其次 , 内循环广告已经是重要组成部分 。
品牌广告仍在慢慢煎熬中 。 代表公司如爱奇艺、微博、腾讯媒体广告板块 。 爱奇艺本季度的收入75亿元 , 同比下降2% 。 广告12亿元 , 其他收入13亿元(主要指和短视频合作的分发收入) 。 贴片广告的收入 , 占爱奇艺的比重已经不到20% 。 爱奇艺与其卖贴片广告 , 不如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内容制作和分发上来 。 毕竟 , 现在每个季度的“短视频合作”带来的收入已经超过了广告 。
腾讯的财报中 , 提到了视频号广告的强劲增长 。 快手财报中 , 线上营销部分 , 也提到“内循环广告”:“得益于平台电商业务的规模扩张 , 借助平台流量和死循环生态的转化效率优势 , 向电商商家提供的广告服务保持了健康的涨势 。 通过引导直播电商广告客户在短视频投流消耗 。 ”
内循环广告是指 , 作为平台上的商家 , 既需要付出给平台的“扣点” , 还需要花钱“买流量” 。 比如快手上的商家 , 普通商家仅开店 , 流量是很少的 , 商家要想获得更多流量和订单 , 就需要找达人合作 , 或者开启“自播” 。 自播 , 对普通的商家来说 , 没有好内容仍然没有流量 。 所以 , 还得花钱“投流” , 也就是给直短视频或直播间投放广告 。 对于快手平台来说 , 不仅可以收到商家的交易佣金 , 还能收到“投流”的广告费 。 平台内部的商家和用户 , 就“循环”起来了 。
同样地 , 微信的视频号和小程序 , 也可以“内循环” 。
内循环广告在广告大盘下行期仍表现出较高的“韧性” , 主要原因是:首先 , 商家只能在这个平台内投放 。 比如快手上的直播间 , 不管是辛有志还是其他KOL , 如果想提高直播间的关注度和交易额 , 只能在快手上投放 。 换句话说 , 内循环=唯一循环 。 对广告主来说 , 没得选 。 其次 , 快手、抖音这类短视频公司 , 已经在流量端、商家端形成了完整的生态 。 所以 , 广告 , 尤其是效果类的内循环广告 , 广告主很容易付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