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房产交易的蛋糕,互联网企业吞得下吗?( 二 )


为流量付费 , 平台收的是广告费;为效果付费 , 收的则是佣金 。 所以 , 当平台迎合这个想法时 , 就要实现由卖流量向卖结果的转变 。
“未来 , 基于客户量不可能大幅度增加 , 且原来的广告主不再愿意为流量而付费 , 而要为效果付费的时候 。 这些以往的流量平台都必须要转化成交易平台 。 ” 一位经济学家对一市财经表示 。 而这个转化的过程是循序渐进、分板块推进的 , 比如说房产板块、汽车板块、家政服务、二品物品交易等 。
面对房产交易领域“万亿蓝海” , 拥有极大流量的互联网企业纷纷落子布局 , 试图将流量变现 , 在房产交易领域分一杯羹 。
“去中介化”是机遇吗
在房地产行业如火如荼发展的十几年里 , 开发商同渠道商“相爱相杀” , 博弈从未停止 。
随着市场变化 , 开发商传统营销推广方式正逐渐失灵 , 而渠道商依靠专业服务和直接带客的模式收拢了大批客户 , 乘势而起 。 对于开发商而言 , 借助渠道商进行分销 , 也可降低宣发费用 , 专精开发业务 , 两者形成互补 。
不过 , 随着开发商对渠道依赖程度加深 , 渠道商也在逐步提高佣金水平 , 高佣金逐渐挤占了开发商的营销费用 , 双方的矛盾逐渐加深 。
资深地产媒体人、房互机构联合创始人滕敏认为 , 由于贝壳这类平台的渠道能力和待客能力越来越强 , 所以开发商对此类平台依赖性也会越来越强 , 渠道未来的作用可能会越来越大;另一方面 , 互联网也需要在各个垂直领域做流量变现的拓展 。 而房产是一个非常大的品类 , 互联网企业入局房产领域 , 其实也是在寻找自己的业务拓展新渠道 。
在一位经济学家看来 , 互联网企业有流量优势、技术和人才优势以及充足的资金 。 但是短板也不可忽视 , 首先没有线下的门店和经纪人 , 其次互联网企业比较擅长线上运营 , 缺乏线下经营管理能力 。
值得注意的是 , 如今越来越多的房地产企业也在自建交易平台 , 蚕食新房交易的“蛋糕” 。
据相关研究机构统计 , 前200强房企中至少已有150家房企建立了线上自销平台 。 如万科的“e选房”、融创的“幸福通”、恒大的“恒房通”(后更名为“房车宝”)、碧桂园的“凤凰云”等 , 另外一些不具备自主研发能力的房企 , 则选择与第三方技术平台合作 , 共同搭建线上营销平台 。
滕敏认为 , 除房车宝对标贝壳要做行业平台之外 , 房企自建交易平台更多是防御性战略 , 防止完全依赖渠道而削弱对营销能力以及客户的把控力 , 对自身会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 他判断 , 未来开发商的自建平台与外部的中介平台 , 可能会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
不过 , 近两年来的“去中介化”的政策风向 , 是否会成为互联网公司的破局方向?
互联网分析师、知名媒体人葛甲向一市财经表示 , 如今 , 去中介化现象从杭州开始有蔓延全国的趋势 , 线下也出现了一批政策引导下的交易窗口平台 , 房主和买家不需要中介 , 就可以成交 。
葛甲认为 , 在目前市况下 , 互联网公司组团入局房产领域也算一种逆势投资 。 去中介化的政策目前还没有完全确定 , 但未来肯定会确定下来 。 互联网公司很可能会趁着这个变化 , 在市场上确立自己的地位 。
想要分一杯羹 , 还需突破哪些壁垒?
就目前来看 , 互联网企业入局房产交易领域 , 除了巨大流量外 , 似乎并没有太大优势 , 例如如何实现线上与线下的交易闭环 , 就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
实际上 , 房产交易“低频、高额、决策周期长、非标准化”的特征与互联网交易“高频、低额、决策周期短、标准化”的特征正好相反 。 这也意味着 , 互联网企业入局房产领域可能不会一帆风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