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双十二可以消失了( 三 )


上市公司公告显示 , 从2020年起 , 三只松鼠将“聚焦利润”作为品牌核心战略 , 截至今年8月19日 , 三只松鼠累计完成了约400个SKU的收缩 。 在天猫渠道 , 品类收缩与低效推广将成为三只松鼠的长期策略 , 而品牌的线下渠道收入占比已经达到30% 。
而“淘品牌”的出走 , 与电商平台的流量能力息息相关 。 在天猫流量红利期 , 三只松鼠借道电商实现了高端坚果品牌对全国市场的覆盖 。 而一旦新冠疫情冲击下增速下滑 , 淘品牌与淘系电商便面临“大难临头各自飞”的抉择 。
除此之外 , 抖音、快手、社区团购等新兴电商渠道 , 正在带动其它坚果品牌的崛起 。 相比之下 , 专注淘系电商单一渠道营销的三只松鼠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 。 与双十一横空出世的时代相比 , 天猫品牌销售榜不再有品牌线上影响力的唯一解释权 , 品牌营销费用向新兴渠道的转移趋势不可逆转 , 而这也带动了头部电商平台双十一声量的增速放缓
03 双十二的内卷
内卷化的含义是 , 在组织结构的衰退期 , 能量无法覆盖边缘区域 , 向核心部分收缩 。
而相较品牌登台唱主角的双十一购物节 , 双十二正是电商行业的“边缘区域” 。
从设立初衷看 , 双十二针对天猫以外淘宝平台的中小卖家 , 并涵盖更多线下场景 。
从时间点看 , 双十一占据了国庆节与圣诞节之间的黄金时段 , 而双十二面对的是被双十一“榨干”的消费市场 , 甚至部分消费者双十一采购的商品还未完成消耗 。
从折扣力度看 , 双十二的整体折扣力度及消费者关注度不及双十一 。
另一方面 , 随着电商平台的内卷趋势日益明显 , 品牌商对电商节日的态度也在发生转变 。
首先 , 头部主播在宣传新上市产品 , 帮助清理旧产品库存的同时 , 也在压制品牌方利润 。 除坑位费、抽佣提升了品牌的“过节成本”以外 , 薇娅、李佳琦等议价地位强势的头部主播还会对品牌提出严格的竞价协议+保价协议要求 , 即保证主播拿到的产品价格在销售前后一定时间内都为最低价格 。
例如 , 今年双十一期间 , 薇娅、李佳琪手撕化妆品品牌欧莱雅的案例 , 就是主播维护“最低价垄断权”的表现 。 欧莱雅将更低折扣留在官方直播间的动作表明 , 过去头部主播的强势议价地位出现了一定瓦解迹象 。 主播与品牌自播的流量大战开战在即 。
其次 , 随着大众消费品整体跨入存量市场 , 电商平台的流量红利见顶 。 品牌方越来越多地将电商节日作为露出品牌和助推新品的渠道 , 而非销售渠道 。
【电子商务|双十二可以消失了】在电商购物节发展早期 , 电商平台承担了购物节在线上、线下媒体的营销宣传费用 , 品牌方提供折扣价格后可以坐收流量红利 , 触及更多线上消费者 。 而随着时间推移 , 阿里B2C、拼多多3C业务板块的破圈意愿不再强烈 , 留给品牌的流量价值减少 , 整个折扣获客商业模式的回报走低 , 也推动双十一在品牌方的地位更加尴尬 。
而对于本就无力负担高额营销费用的中小品牌来说 , 形势更加严峻 。
某种意义上 , 第三方电商平台的利润相当于流量税 , 平台的获客能力、市场影响力决定了品牌的投放力度 。 与历史上的王朝周期率相似 , 当平台的流量增长顺畅 , 税基便宽裕;一旦流量进入存量消耗阶段 , 缺乏抗风险能力的中小品牌将首当其冲 。
从各平台的营销动作看 , 双十二的前期预热战已经打响 。 与往年推动品牌大打补贴战的逻辑不同 , 在渠道影响力见顶后 , 如何重拾流量增长 , 稳定税基 , 将成为各平台竞争的核心战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