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互联网正式变天!爱奇艺大裁员,仅仅是一个开始( 三 )


更近的例子来自于蚂蚁集团 , 去年蚂蚁上市前夕 , 蚂蚁集团的办公大楼传出了巨大的欢呼声 。

那时候的蚂蚁 , 估值已经来到了2000亿美元 。 一旦上市成功 , 将融资345亿美元 , 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IPO 。 有人计算过 , 16660名蚂蚁员工 , 平均每个人可以分到:
826.47万元人民币 。
50多位亿万富翁 , 无数的千万富翁 , 将在一夜之间诞生 。
有人感慨 , 那天蚂蚁大楼的欢呼是“财富自由的声音” 。 蚂蚁上市的消息一出 , 杭州的千万豪宅几天之内能涨数百万 , 传言许多蚂蚁员工已经交了定金 。
互联网的造富能力可见一斑 。 这种造富能力带来的社会认知是:能进互联网大厂 , 几乎等同于光宗耀祖 。
但谁也没有料到 , 巨变来得如此迅疾 。
11月18日 , 字节跳动商业化产品部召开了全员大会 , 会上披露其国内广告收入过去半年停止增长——这是字节跳动2013年开启商业化以来 , 首次出现这种情况 。
这意味着 , 过去几年一直以高速增长态势示人的字节系(抖音、今日头条等) , 也面临着流量见顶的困扰 。

字节跳动不是孤例 。 百度的2021三季报显示 , 当季在线营销收入为195亿元 , 同比增长6% , 相较于上一季度18%的增长 , 增速放缓 。
同样的现象 , 也出现在腾讯、阿里、京东、美团等互联网头部企业的财报上 。
遥想几年前 , 互联网行业还是炙手可热的风口 , 整个行业近乎野蛮生长 , 但转眼间 , 增速放缓迅猛而至 。
那些“光宗耀祖”的大厂员工 , 开始面临35岁危机 。 从企业的角度其实很好理解 , 当互联网行业从高速发展进入沉淀期 , 被养娇了的老员工 , 自然就丧失了性价比:
养一个35岁老员工的钱 , 够喂两三个应届生的 , 还比老员工听话 。
十几年前 , 一群20岁出头的年轻人眼里冒光、脚上带风 , 冲向中关村、深圳、杭州 , 那时候 , 他们是时代骄子 , 潮头先驱 。
但如今 , 过了35岁的他们 , 开始战战兢兢 , 有些甚至惨遭淘汰 , 送起了外卖 , 开上了滴滴 。

从2015年到2018年 , 阿里进行了近17次的“人才输送” 。 脉脉发布的《互联网人才流动报告2020》数据显示 , 中国20家头部互联网企业人员平均年龄是27-33岁 。

过去那种疯狂的造富时代 , 真的过去了 。
4
尾声
我们必须直面的一个现实是——
在20多年的狂奔之后 , 互联网的红利期已经过去了 。
如今的局面是 , 移动互联网流量见顶、反垄断愈演愈烈、共同富裕大势所趋 , 在这样的情况下 , 互联网行业的拐点已经出现 。
在我看来 , 爱奇艺的大裁员 , 正是一个明显的信号 。
当一个行业的红利正在褪去 , 获客成本不断走高 , 核心收入开始萎缩的时候 , 很多企业只能寻找新的突破口 , 而每一次试错的结果都是裁员 。
当然 ,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 改革开放以来 , 中国至少经历了五次大的裁员潮:
上世纪90年代下岗潮、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2016年O2O行业大面积阵亡、2020年疫情 , 还有现在 。
回过头来看 , 历史上的每一次裁员潮 , 都很难捱 , 但这背后往往又孕育着新的希望 。
第一次裁员潮 , 无数下岗工人被迫走向市场 , 反而掀起了一轮“全民创业造富”的大风 , 民营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 第二次 , 实体失落 , 却促使了互联网的崛起 , 一大批互联网企业走到了世界前列 。 第三次 , 互联网直播兴起 。 第四次 , 疫情之下 , 在线产品得到了充分地发展 。